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晓丽,博士,讲师,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社欣,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510640)

原文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德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是属人的、生成的世界,它蕴含着超越主客两分思维的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能够使德育摆脱失却意义基础、价值追求的困境,解决其无自身依据的合法性危机,带来“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转型。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08)04-0006-04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德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生活世界”这一在西方母体中就歧义丛生的概念,在引入中国后更是被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是在这一纷扰的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即是对实践生活的关注。对德育回归的深入研究是我们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德育为什么要回归生活世界?德育回归的生活世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缘起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胡塞尔早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就已使用,在他写于1935-1936年的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对“生活世界”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生活世界是作为科学世界的意义基础被提出来的。近代以来,欧洲产生了文化危机,胡氏认为近代欧洲文化的危机实质上是科学的危机,“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1]16。实证科学之所以造成了欧洲文化的危机就在于,“当代的实证科学概念是一种残留的概念。它将所有那些人们归之于或严或宽的形而上学概念的问题,其中包括那些被含糊地称作是‘最高和最终极的问题’统统丢弃了”[1]19人成为物、工具。胡氏进一步深入分析认为科学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失去了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性,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重拾意义与价值问题,进而解决欧洲科学危机、文化危机。

      我们不禁要问:德育面临相同的危机吗?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德育曾经离开过生活世界,意味着离开生活世界的德育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与危机,同时意味着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可以克服这些困境与危机,否则德育没有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实际情况怎样呢?

      作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德育一方面要从现实道德生活出发试图获得对现实道德生活的全面反省和本质理解;另一方面,德育通过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批判和对理想道德生活的观念建构为现实道德生活的发展提供超越性的价值理念。但是,德育在以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为思维方式来表达对道德生活的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有可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遮蔽;德育在对道德生活的批判和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中,又有可能导致对现实生活的漠视。自近代规范伦理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德育也不可避免地承袭了现代科学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传统,不仅使德育研究的眼光只是局限于道德的事实界和现象界,排斥对道德的价值和意义以及道德中涵摄的人生境界和觉悟的探求,放弃、压抑了对道德根本意义问题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德育活动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习惯的训练,使德育成为一种纯粹知性活动,导致德育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分割和人格的完整性缺失。其结果是:德育在对人的现实世界的理解中导致了对人自身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失落,现实生活世界的活力和丰富性在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知识体系中被窒息了。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正是要把德育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释放德育对道德根本问题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参与道德生活世界的创造与发展的解放性力量。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德育从其诞生之日起,便致力于追求自身的科学化。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改革年代,德育始终试图在科学化的历史过程中展开。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强势地位的确立,德育的提问方式、思维方式、研究主题乃至理论形态和话语体系都在日益成熟的自然科学面前经受着严厉的盘诘和拷问。在这种情况下,德育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去探索不同于以实证主义、客观主义为本质的近代科学的存在方式。因此,重新回归作为自己思想源泉的道德生活世界,在面向道德生活世界的体悟中获得新的思想资源和价值理念,是德育确立自身合法性的必然选择。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更有其深刻的生存论基础。在工具理性主义的道德图景中,道德世界成为外在于人并由人控制、支配和占有的世界,人与道德世界的一体性关系不复存在,人与自身的道德世界分裂了,并陷入一种尖锐的对立状态中。在由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占有意识中,道德世界只是在功利的意义上被理解,人的道德世界变成了“物质世界”。道德世界对人所具有的归属感、亲切感和美感被窒息了,道德世界所具有的鲜活性和丰富性被抽象和蒸发掉了。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就是要反思和消解工具理性主义的德育,使被物化了的德育所遮蔽的道德世界的完整性和诗意价值重新得以显现。

      二、德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

      学者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总体上来看,西方学者较为强调生活世界的主观性,而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生活世界的社会性[2]219-222。在胡塞尔眼中,生活世界常于“周围世界”、“生活周围世界”等作为同一概念使用;在海德格尔那里生活世界实指“日常生活世界”;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中,生活世界是由日常语言支撑的交往世界。国内学者从生活世界的本质、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多强调生活世界的社会性[2]219-222。让德育回归主观生活世界,可能造成对现实道德生活的遮蔽与漠视;让德育回归客观生活世界,又可能丧失其对道德生活的反思、批判和对理想道德生活的观念建构能力。可见,德育回归的生活世界应建立在对生活世界中西结合的基础上,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其中不仅可以弥补中西研究的缺憾,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这一概念与我国原有文化背景相衔接,解决“水土不服”问题。笔者认为,德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把握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关于生活,《辞海》解释为:“人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3]4651《牛津英语词典》解释为,充斥个体从生到死(特别是个体)历程的系列活动[4]912。可见,生活是彼此交织着的活动的总和,更为确切地说,它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系统。依此推演,生活世界即活动的世界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