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济洲,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烟台 264025)

原文出处:
中国德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又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道德水平的滑坡,相反,新加坡却成为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新加坡政府一直把提高国民道德的整体水平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探索。

      一、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自独立自治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逐步完善的过程,留下了清晰可鉴的轨迹。

      1.自治时期的伦理教育阶段(1959-1965年)。在这一时期,新加坡归属马来西亚联邦而实行有限的“内部独立”制度,政府并没有在全社会推行“共同的价值观”。新加坡中小学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伦理课程。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伦理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了中小学进行伦理教学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自尊心、有礼貌、诚实、坚毅和仁慈的好公民。

      2.独立后的公民教育阶段(1965-1979年)。1965年,新加坡完全独立而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认同新加坡共和国,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这个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公民综合训练大纲,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和公民职责观念,并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编写新的公民课教学大纲,开始对全国中小学实施统一的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这一大纲比较强调爱国精神、效忠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70年代,新加坡对公民课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审查。1974年,新加坡设计了一门集公民、历史和地理三科知识和教学为一体的“生活德育”课程,对学生既进行道德教育,又进行社会教育,并规定课时为一、二、三年级每周三节课,三、四年级每周五节课,五、六年级每周七节课,且强调用母语教育。“生活德育”课程是新加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尝试,它试图将多元文化的冲突整合到国家意识和公民职责的弘扬上。

      3.全面的道德教育阶段(1979-1991年)。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新加坡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产生了不少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道德教育。1979年,新加坡发布了著名的《道德教育报告书》,该报告认为,“过去20年来,新加坡在物质和社会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动,工业化的计划不但给我们带来繁荣,而且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从而影响我国人民道德水准低落,并造成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将加强在学校实施道德教育课程以抗拒这些不良影响”[1]。以《道德教育报告书》为引导,新加坡政府检讨了20世纪60、70年代道德教育上的失误,包括中小学德育目标过于功利化、德育内容和方法过于笼统和虚化等,并重新制定学校道德教育计划,推行全面的道德教育。其内容包括:(1)道德教育科目是所有学校的所有班级都开设的正式课目,并成为师资训练的必需课;(2)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个性与共性教育;(3)道德教育不只在学校进行,还要求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开展各种活动,使道德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4)教学方法除课堂讲授外,还包括讨论、讲故事、参观、视听教材和社会义务活动等;(5)把道德教育提高为一门主课,尊德育为德智体美群五育之首;(6)各种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并存。

      根据《道德教育报告书》的建议,新加坡教育部先后成立了两个小学公民教育教材组,编写《生活与成长》《好公民》教材,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套。在中学,公民教育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阶段,低年级中一、中二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公民时事”课程。[2]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行为、社会责任和效忠国家三个方面。小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格,中学着重培养学生承担社会和国家义务的意识。1988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负责修订新的新加坡道德教育教材,强调东方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为了配合全面实施道德教育,新加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和六种宗教课,坚持倡导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东方价值观,对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旨在把国民培养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则是主张国民要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是要讲究礼貌和礼节,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对同胞应一视同仁。[3]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备受推崇,政府倡导和呼吁用儒家伦理来抵抗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

      4.“共同价值观”的教育阶段(1991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又开始新一轮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1991年,新加坡政府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新加坡公民“共同价值观”的白皮书,提出了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它们分别是:(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先,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共同价值观”规定了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新加坡教育部围绕着这一“共同价值观”设计了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1992年,新加坡小学开始采纳根据“五项共同价值观”编写的新《好公民》教材,旨在向学生灌输适合新加坡的东方道德价值观,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明白身为年轻公民的责任。中学也开始依据教育部1991年公布的《新公民道德课程草拟大纲》推行公民道德教育。[4]

      二、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新加坡中小学德育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中小学德育目标从社会现实出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德育目标是道德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出发,不断加以调整,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对不同的德育课程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新加坡中小学德育从自治时代的伦理教育,到独立后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教育,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转向到儒家伦理的东方美德,都体现出新加坡中小学德育不断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应社会变革的德育目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