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众文化之长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春晓,副教授,硕士,浙江财经学院。(杭州 310003)

原文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内容提要: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呈现出不尽人意的状况,文章尝试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转折,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对大学生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8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8)01-0130-04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忧思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众所周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良好公民奠定基础。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相关的教育组织者和学生家长们也都希望这些课程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也是整个社会长远和谐发展的基础。但实际上,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不尽人意,相关的教育组织者和家长们也同样感到忧虑。据相关的调查报告说,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课程及其相关教学活动内容陈旧无趣,不吸引学生(61%的被调查者如此回答);形式单调、枯燥让学生厌烦(41%的被调查者如此回答),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反之,被调查者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是“内容新颖有趣”(58%),“通过活动陶冶情操”(52%)。[1]这就是令人深思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引出了这样的结果,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对现状加以改善呢?

      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吸引了大众包括大学生相当多原本投注在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上的注意力,因为前者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需求,同时受到商业力量的支撑而日渐接近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这样的变化是大学生在课堂、家庭和公共文化设施之间生活和活动时强烈感受到的。由于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固有的意识形态性及其相应的抽象理性和权威性,它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就具有较多的僵硬性和强制性,而大众文化的基因则主要由商业营利性和对受众感性欲望的展示和虚拟满足构成,由此带来的就是它对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及其内容的体贴性的关注。这样一来,富于感官敏感性且阅历浅薄而抽象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发展的大学生会受到何种文化的吸引就不难理解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将传统的主流和精英文化对青少年的灌输视为理所当然,而较少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情感需求和时代的文化环境的变化,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传统德育以大学生为被塑造的客体。实际上传统的德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将大学生视为被教育客体的思维,它必将直接面临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挑战。”[2]这就是说青少年也是主体性的存在,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欲望、思想意识和个性追求,他们渴望在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其中相当大的成分是学校教育)中自己的个性和选择被理解和尊重,而不愿仅仅被当作工具般的客体来塑造。由此,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的那种单向而较少反馈的传播方式,与大众文化较为注意受众的感受与需求且努力寻求多种互动方式加以实现的传播方式之间,就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是令人遗憾的结果也就难以避免了。

      二、大众文化特性辨析

      显然,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环境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它正在并将持续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就不能不对大众文化做一个基本分析,以寻找解决问题的现实出路。

      对于大众文化,国内外的专家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颇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认为大众文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控制大众的“文化工业”,它以类型化、商业化的文化产品来赚取利润,并将所有创造性要素消灭殆尽。据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的说法,“文化工业引以自豪的是,它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先前笨拙的艺术转换成为消费领域以内的东西,并使其成为一项原则,文化工业抛弃了艺术原来那种粗鲁而又天真的特征,把艺术提升为一种商品类型。”[3]所以,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性的,是摧残人性的“社会水泥”,目的是在赢利,并用模式化、类型化以至扼杀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来麻痹工人大众的思想,使之失去反抗性,以确保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因而主张予以无情地揭露。显然这是从精英文化立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另一种典型的说法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学者所推崇的概念:“大众/大众文化即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现在‘大众’一词在平日语言中通常是‘好’的同义词,但早先它却暗含贬义。从其词源上看,大众最初不是用于指‘普通民众’,而是指‘多数民众’,以与贵族阶级、富人阶级或知识阶级相区别。”[4]这里显然是从有别于精英文化的平民的立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新的界定,以肯定大众文化的价值及其内在依据。

      国内研究大众文化的专家之一王一川教授给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这是从学理和中国社会现实两方面所给出的折衷性定义(因为侧重点不同,他忽略了无线通讯和互联网),因此他解释道:“第一,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主要是工业文明以来才出现的文化形态。第二,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第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制作需要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第四,它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第五,它往往具有一种与权力斗争或理性沉思相对立的感性愉悦特性。第六,它不是神圣或精神性的,而是日常生活的。”[5]在此,王一川教授指出了大众文化区别于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并赢得普通大众和青少年之青睐的特征之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