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文艺文,湖南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岳阳 414000)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德育路径生活化紧密结合学习主体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整合性、主体性与生长性是其重要特征。去生活化是造成当前大学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德育对象缺失主体地位,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境脱离社会实际等。回归生活是大学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回归生活的内核是回归实践、回归多样、回归应用和回归交往。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7)05-0069-0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这是中国古代学人对教育功能的见解,将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一个崇高的位置上,由此可见,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自古就已备受重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1981年10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会于昆明召开之后,大学德育工作更受政府、大学和教师的关注,甚至还在大学中取得了特殊待遇。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在各大学广泛实行后,各大学都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两课部),都有专门司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以及独立于专业知识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等。但是,相比政府、大学为德育所倾注的心血而言,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并没有因之得到明显的改善。何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中国大学德育工作到底缺失了什么?大学怎样才能更有意义地进行道德教育?本文试从德育路径生活化的角度,谈些粗浅的见解。

      一、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的内涵及特征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并不是独立自存的,它具有依存性,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其他活动,如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创作等社会活动而存在,因此,道德只能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而不能从社会生活中“切出一块”来作为道德。生活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现实中的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等三部分构成的[1]。美国学者杜威将生活视为个体的经验,经验是有机体(人)对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即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当然,人类的生活不仅仅是应环境刺激而动的对环境的消极适应,它同样是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当然,马克思所讲的生活主要是从人的“类生活”层面出发的,而杜威所强调的“生活”主要基于“个体”的人,但是二者在对生活的理解上有一点是相通的,即人类生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教育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是应人类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人类生活服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2] 教育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过程,它必须寓于人类生活之中,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大学德育同样如此,它需要学习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生活与交往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通过学习、训练获得。因此,本文认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道德教育是死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理论在大学德育中的功能,就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学习主体的日常生活实际,以生活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这就是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德育路径生活化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整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和完善的,所以,教育只有还原于生活,人类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实现自己的全面本质。主体道德生活需要的多面性,决定了德育不可能以一种狭隘和孤立的形式存在,它应该是整合性和渗透性的。一是德育寓于智育之中。无知即是无德,这是古代哲人对道德的见解,道德与知识具有不可分割性,道德认知本身就是知识,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没有知识支撑的道德无异于空中楼阁。大学可以通过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如: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也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分析其中的道德和法律观念,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摆正道德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二是德育寓于开放模式之中。生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是开放而非封闭的,生活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的开放性。开放型德育模式应该是“面向社会,双向参与”的模式。面向社会就是设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依靠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时机,将德育工作整合到实践环节中去。双向参与就是学生参与社会的改革实践,开展社会服务,同时争取和促进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的德育过程,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三是德育寓于校园环境之中。在物质环境上,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使教育对象更好地吸收德育知识;在精神环境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反思与自我建构取得认识上的一致,自己解决问题。

      2.主体性。教育是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灌输式的德育是对学习主体主体性地位的严重侵犯。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个性和内在要求,以外在的规定性要求“规范”学生,对德育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是社会知识层次较高、求知欲望较强和民主意识强烈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虽较之成人而言,大学生显得有些稚嫩,但他们的自主意识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显然不会甘心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德育生活化要求实现德育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它要发挥的不只是德育的管理和规制功能,还应该更多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得到塑造。德育的主体性表现在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在目的上尊重人的自由发展;在原则上强调权利平等;在方法上强调启发引导;在内容上强调理解、包容、团结、合作等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