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20日,大和运输公司在日本国内率先实施了以个人和家庭小包裹为服务对象的快递业务。以独特的经营方式、优良的服务体系,参与小行李包裹运送市场的竞争,逐步从以关东为服务对象的区域向全国展开并得到了迅速普及。 1.快递市场发展的潜在原动力 1.1 日本快递业的形成 在快递业运营之前,日本的小行李包裹等货物运送,一直是国有企事业的邮电局和国有铁道的业务范围,属于公益性事业的独家代理。由于小包裹属于轻型货物,量少且分散,收集货物效率低、利润较簿等原因,民间汽车运送业对于此项业务也是敬而远之。但是,大和运输公司找到了邮电局和国铁货物传送速度慢、业务效率低,而且必须到指定地点办理业务的弱点,在货物配送速度与服务质量上找到了竞争的缝隙,向运输省交涉并申请了CtoC的营业执照。开始以“黑猫宅急便”为快递名称,开展对30公斤以下的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小行李货物运送业务。 1.2 同业加快快递市场竞争 大和运输公司以快递的形式参与小货物市场竞争之后,如表1所示其他各大运输公司也开始参与这个市场,1977年日本通运和西农运送、1981年福山通运也开始快递业务,特别是1998年11月参入快递业务的佐川急便,增长率较为显著,在1999年上半期就超过了第二位的日本通运。最盛时期全国陆续有40社153家参与快递事业的竞争。为了规范市场的有序竞争,1990年运输省制定了“快递业运费认可标准”,其中包括对重量、外形尺寸和业务范围等标准进行统一(如表2所示),到2005年仍有34家运输公司参与快递市场的竞争。 2.快递服务体系及经营战略 2.1 建立货物收集配送的营业网络 为了提高货物的收集能力,扩大业务量,建立货物收集网点至关重要,关系到输送全过程的服务质量,是快递业经营战略中的关键部分。 大和运输公司的快递业务首先以关东区域为基础,无论都市还是郊外,不断按配送区域增加营业所、搭建货物收集与配送的骨架结构;与此同时,以米店、酒店等家庭主妇常去的场所、24小时营业的连锁便利店等一般消费者经常利用的场所等作为货物集中的服务网点,现有基础网点306986个。 形成了以点、线、面向全国扩张形成网状结构,在此基础上确立如图1所示的货物发运流程,逐步建立了全国的配送网络。一方面,通过在汽车货物分拣中心导入大型自动分拣机械,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了避开交通拥挤,干线道路运送的司机通常夜间进行工作,构筑了第二天送货到门的服务体系。 2.2 设立公司的形象代表 因为有趣的视觉图像优于单纯文字的宣传效果,所以日本快递业为了加深顾客对公司的印象,各公司设计出了自己的形象代表。如表1所示大和运输以黑猫为标志,称为黑猫宅急便;其他公司也设计了狗、鸟等动物图案为自己标志称为××便。将这些图案印在运送的车辆和制服等处,使客户一目了然容易记忆,加深顾客对公司的好感度,有利于业务的拓展。 2.3 开发新型服务业务 快递不是单纯的运送,需不断强化各自的竞争优势,集中业务经营资源。各快递以充实的服务体系来强化市场竞争力,利用各自的快递网络配送系统,不断地推出新型服务项目。如大和运输公司1983年开设了滑雪用具快递业务、1984年推行了高尔夫用具快递业务,满足了顾客轻松地参与高级体育活动的需求。 之后,各快递公司依据自己的特点,开发了从旅行的行李、探家时的土特产、年中和年末赠送的礼品,扩展到地方土特产的产地直接输送以及确保新鲜食品的低温运送等服务项目,以谋求多样化发展和扩大业务范围,积极对应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此外,由于顾客对快递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各社以速度和配送质量求竞争,尽量做到快速、安全送货到门。针对顾客不在的实际情况,从1998年6月开始推行时间段上门配送服务。一天可有多个时间段供顾客自由选择,以尽量地体现出为顾客服务的经营方针。 总之,各社从顾客的立场去考虑服务项目,不断地开发新型业务,从而迎接同业各社的挑战。这种竞争,也促使快递市场的快速发展。
图1 日本快递的基本配送单位流程
3.快递业的经营状况分析 3.1 快递业的发展趋势 三十余年来,日本快递业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历程,2006年的营业数量超过了29亿个。现在处于首位的是大和运输,第二位是佐川急便。纵观其发展状况可分为以下三期。 (1)扩张期。日本快递业是1976年大和运输公司开发、扩大并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服务范围限于关东地区,当天仅收集到11个货物,当月的营业数为8591个,前两个月的业务量达3万个,年终时营业数量为170万7千个,获得初步成功。但这与当时的邮电小包裹1亿7880万个相差甚远,即使与国铁小货物1974年的业务量8200万个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呈现弱势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