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物流企业进入对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顾建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贸经系副教授。(南昌 330038)

原文出处:
企业经济

内容提要:

自1984年4月FedEx与代办商在我国开展速递业务开始,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已整整25个年头。随着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新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全新的经营理念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先期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物流企业业务扩张和本土化程度加深,以及我国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物流企业纷纷调整在华投资战略,独资倾向日益明显,这对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如何应对跨国物流企业战略调整,将对我国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字号:

      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2006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不高,效率偏低,经济发展中的物流含量较小。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管理的软环境、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已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必将对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外资进入我国物流产业的背景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物流全球化

      1.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物流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突出表现便是全球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物流全球化的发展。物流全球化与过去的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货物运输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涉及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2.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物流全球化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要素成本的地区差异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低的要素组合,物流活动乃至供应链管理的范围也随之延伸到了全球,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国之一,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采购市场。由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全球范围内资源的调配与产品生产、销售,推动了物流全球化的发展。

      3.信息技术革命对物流全球化的推动。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动力的信息技术革命实质上也是一种内在的经济活动。全球化物流系统的建立不可或缺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各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和稳定性。信息交换为基础的物流作业安排,为全球物流战略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信息革命还加快了订货需求的传输速度、生产速度、装运速度、清关速度等,降低了全球物流的时间和成本,极大地促进了物流全球化的发展。

      (二)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需要采购平台的支撑

      众所周知,仅仅依靠传统的贸易公司或者企业自主自营出口很难进入国际生产和市场的交流领域,开拓市场的费用也较高。因此,各地政府积极兴建全球采购出口交易平台,帮助国内制造企业与国外跨国巨头对接。比如,上海市政府已制定“打造全球采购中心城市”的规划,准备通过发挥全球采购中心的辐射能力,依托长三角洲制造能力,与全球供应链实现对接。

      二、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

      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起始阶段(1984-1996年):1984年4月,FedEx登陆我国,开始与代办商开展速递业务,从此拉开了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的序幕。此阶段多采用合资方式。

      2.初步发展阶段(1997-2002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高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准时化物流需求的逐渐增多,尤其是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拉开了全面进攻的态势。

      从1997年开始,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物流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建立起物流机构和货运网络,纷纷设立办事处、分支机构,以合资、独资的方式设立物流公司。目前,合资或独资跨国物流企业共发展到31家,其中速递公司5家、航运企业10家、综合物流企业16家,并在我国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了309个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此6年间,尤其是加入WTO后,外资物流企业与我国物流企业展开了较为激烈的竞争。

      3.飞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为有序开放物流市场,我国政府从2002年开始,先期在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深圳等8个省市开展外商投资物流业的试点工作。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班轮运输、船舶代理和航空货运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我国物流业迎来了国际化的新时代。外资物流企业频频动作,全方位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并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具有独资倾向明显、投资增大、服务创新、占据高端市场等特征。

      三、跨国物流企业竞争领域发展战略

      (一)内外资物流企业在各自领域参与竞争

      1.外资物流企业在“外资企业全球供应链中国物流网”中形成主要的核心控制能力和竞争领域。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货物出口1.22万亿美元,增长25.7%;货物进口0.96万亿美元,增长20.8%。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我国57%的出口,58%的进口且持续多年处于高位。这说明活跃的进出口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跨国公司或外资公司的体内循环——内部原材料的进出口,是国际产业链在中国的延伸。

      外资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政策,给我国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格局变化。外资的原材料进口,本土加工再出口,形成以港口和机场为中心,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运相连的“外资企业全球供应链中国物流网”。外资物流企业以其在这一领域里的竞争优势,形成其核心控制能力。

      2.低端物流市场是本土物流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低端物流市场是我国本土物流企业的主要竞争市场,本土物流企业凭借其与本土货主企业的天然联系和掌控着较为完善的国内物流网络,主要控制着国内初级产品的低端物流服务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