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作为供应链中市场最活跃、最前沿的行业,主要体现客户性、节点性、库存性、服务性、增值性等5个方面的特点。有必要针对供应链中零售企业的特点,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构建一套合理的、实用性强的供应链物流评价体系。 一、关键绩效指标(KPI)评价的理念概述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指企业通过构筑起以KPI为核心的战略模式[1],寻求阶段性目标,进而落实若干关键绩效指标作为驱动因素,达到企业目标层层嵌套、环环相扣,相互协调促进的效果。KPI作为物流绩效评价的实施手段,其目的是建立一种系统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活动,使流程得到优化,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发展。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首先应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找出能确保战略得以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ful Factors,CSF)目标值,然后,再将这些关键成功因素量化为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KPI)。最后,各部门依据企业级KPI制定出部门级KPI,以指导部门员工工作流程,优化运作方案。至于KPI指标的个数设计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公认说法。例如,中国移动集团公司2004年上市公司的KPI设计是4个;TCL集团对下属子公司考核的KPI小于5个;深圳华为考核其子公司的KPI也小于5个。因此,KPI的设计应根据环境、阶段等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且应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和现实性,做到简单而精准。 二、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KPI评价以及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关键绩效指标(KPI)评价的研究主要体现在:①构筑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为核心的战略预算模式[1],建立预算模式首先应找到企业的战略关键点,再将其落实为具体的KPI,以KPI为起点将其在经营、管理、控制等各个方面展开,在各个组织层次分解,从而预算的完成是对KPI达成的最终保证,而KPI达成则是对战略目标实现的保证与控制。②KPI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业绩指标,目标可以层层嵌套,企业级KPI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关键成功因素(即企业价值评估重点),根据关键成功因素找出关键业绩指标(即企业级KPI)[2]。③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是由以要素模型为核心的潜能评价体系[3]、以战略导向以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提高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循环体系3部分构成,其中,以战略导向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主要体现在:一要成为员工的约束机制:二要发挥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④通过对组织分类、分层设定关键业绩指标群(KPIs),建立企业全过程的绩效管理系统[4],其重点内容包括:对绩效进行管理的利润计划系统、对企业均衡绩效管理的BSC系统,其核心是可以对企业战略进行逐层分解的“战略地图”。 而国内对零售企业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表现在:①零售企业供应链博弈下竞争、合作、联盟趋势[5],由于零售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必须从强调内部控制转为内外协调并重,需要沿着供应链系统对物流绩效进行延伸的协调和控制;需要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②对KPI进行评分时采用“硬评分”还是“软评分”引起了争议[6]。其中“硬评分”是指根据严格、精确的评分标准对KFI进行严格的评分,一般适合于员工持有股份的企业,使员工和企业所有者能共担风险;而“软评分”对一些行业环境变化较大,受主观、客观多种因素影响较多的企业更为实用。③应用平衡记分卡理论为零售企业供应链物流建立平衡记分卡[7],从供应链物流财务、客户服务、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基础等4个方面构建物流指标体系,为零售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绩效评价提供依据。④在分析零售企业与物流绩效管理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零售企业明确管理战略、强化绩效评价、构建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运用改进方法等4个改进物流绩效的基础策略[8]。国外对零售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有:①美国凯斯威斯顿大学巴罗教授提出的对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交易全过程论,将顾客服务划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了不同的服务要素。②日本神奈川大学唐泽丰教授提出顾客服务、物流服务和经营技术服务3个领域,不同领域都有相应的可度量或不可度量的要素。③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优势要素划分法,认为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战略要素主要有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竞争、物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4个方面,并由此构建出基本共同影响框架。通过对国内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的现状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KPI在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中的不足 零售企业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其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绩效评价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供应链物流管理意味着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不同企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供应链物流设计和运作的协调,意味着在整个供应链上应用系统观念进行集成化管理。从以上研究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关键绩效指标在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①企业在对KPI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难以确定准确、合理的目标期望值。②企业对KPI绩效管理的特点和作用等理解上存在偏差。③在实践中,对KPI进行评分时采用“硬评分”还是“软评分”存在争议。④绩效考核的结果并不总是很清楚,对不同工作方式的员工的监控存在困难。⑤忽视对绩效指标体系的审核,导致考核指标与考核标准无法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⑥只注重企业自身的物流绩效评价,忽略与供应链中其他节点企业的联系,造成信息不能共享,供应链信息化程度低。⑦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未能有效结合,指标的执行性较低,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操作。⑧过于注重财务指标的设计管理,非财务指标与无形资产指标评价不够系统全面。⑨库存管理观念薄弱,水平较低。在实践中,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