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面向东南亚区域的物流供应链集疏运平台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明辉,刘凯,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原文出处:
综合运输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客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状组织。我国供应链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具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链状组织,目前国际500强企业已经有420家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一些跨国企业甚至把全球的研发、营销、采购等核心部门移迁到我国,形成了较完整的原材料供应产业链。东南亚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与我国双边贸易关系,我国供应链发展迅速向东南亚区域的上下游产业延伸,直接带动了区域物流运输的需求。水路集装箱运输是来往东南亚区域最经济的途径,集装箱枢纽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所提供的支线网络、交付船期、成本效益是构成区域竞争的主要因素。为把握东南亚经济崛起的大好时机,规划创建高效率、低成本、环保节能的产业供应链环境,形成具有主导地位的区域水路集疏运系统平台,是提升我国供应链产业在东南亚区域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对策。

      一、发展水路集疏运系统平台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1.集装箱枢纽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的作用

      集装箱枢纽港是指拥有较大量货源,密集的水路支线及定点航班,是水路和水路、水路和陆地之间运输交接的大型集装箱港口。枢纽港提供集装箱国际航班、内陆驳运、陆运等装卸服务,港内有集装箱堆场,可进行集装箱的装卸、中转、维修等。集装箱货运站是港口配套设施的一部分,货运站对货物进行拆箱、组装、集拼、检验、简单加工等增值型服务的场所,加工后的集装箱货物可以通过枢纽港的水路支线进行港口到港口、或到内陆地区。

      集疏运系统是指对集装箱货物进行集中、疏散和中转的运输系统,分为水路集疏、铁路集疏、公路集疏和航空集疏。水路集疏运系统是指利用船舶和其他浮运工具航行于水域,通过港口和支线网络转运完成的货物运输系统。水路集疏运系统通常由港口、航班、航线、仓库、堆场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物流链状组织。在集疏环节中,“集”是根据上游供应商的委托将出口的货物交付到指定地或港口,同时也将启运港的集装箱集中并运输到指定港;“疏”是把集中的集装箱货物按目的港转运,或者把集中的整箱货从新组合、拆拼,通过密集、定点、定时的班轮航线按目的地进行运送、交付至下游收货人指定的目的地。

      2.枢纽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对供应链产业的作用效应

      集装箱枢纽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的功能相辅相成,枢纽港是巩固与拓展水路集疏运系统的主要据点。枢纽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班越多,形成的水路运输网络就越大,集疏运系统能力就越强。而集疏运系统越强大,构成的货源腹地延伸更广泛,从而强化枢纽港的主导地位,不断吸引更多的班轮设点挂靠枢纽港,枢纽港的地位强大又推动集疏运网络不断壮大和发展。在集装箱枢纽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的相互作用下,运能和动能得到的最大化发挥,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对供应链产业创造了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网络大的水路集疏运系统平台,提升了供应链企业的可靠性、信用度及具竞争的价格空间,创造出利润最大化效应。

      同时,基于供应链需求特征,货物运输通常按照港到港、门到门、库到库,或者港到门、港到库等整箱货方式。供应链货物的交付时间、批量、方向、次数存在各有不同,除了使用整箱还需使用拼箱。物流运输的方式则由传统的单点式形成多点式,多点式交叉运输在区域深化循环并出现重复运输现象。例如,制造产业的塑胶粒由国外进口,在我国加工成塑料壳后,出口东南亚地区厂商组装成部件,其部件又被我国采购成机器零件,装配在产品设备上,形成往返穿梭运输模式。水路集疏和枢纽港提供了多元化功能,是物流供应链实现多式联运的平台和纽带,进一步强化区域性主导的驱动要素。

      3.枢纽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基础建设处于开发阶段,欠缺建设资金,来往国际运输设施和能力不足,对外集疏运系统需要通过第三国家或地区来实现,如长江三角洲区域上海、青岛、天津、浙江、宁波等城市的货物集疏转运系统需要通过韩国釜山港,珠江三角洲区域如广西、湛江、广州、深圳、厦门、福州等城市的物流集疏系统需要通过香港作为中转点。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和半制成品经过香港枢纽港转运到华南各地的生产企业,加工成为成品后又返回香港枢纽港集疏运到全球各目的地,香港形成了华南地区供应链集疏运的主要平台。香港和釜山把区域物流作为支柱型产业,由此可见,水路集疏运系统和枢纽港对区域产业的贡献重大。

      为把握全球海运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机遇,构建具有区域性竞争强大的水路集疏运系统,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投入巨资用于建设码头和扩建工程。香港葵涌码头是集疏运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0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为2260万TEU。为保持枢纽港地位和水路集疏运强胜优势,目前已经开始规划另一个新的10号码头,巩固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新加坡港地处于优势地理位置,是来往欧洲和亚洲的主要海运通道。新加坡港由4个集装箱码头54个船舶泊位组成,200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2320万TEU。2005年新加坡港务集团投资50亿新元在巴西班让新建26个泊位,计划将于2009年全部投入使用,设计集装箱年处理量达到3500万TEU,目标是把港口发展成为综合型物流枢纽中心。

      二、发展面向东南亚区域物流供应链集疏平台的必要性

      1.我国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并向东南亚区域延伸

      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早期的简单加工,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一定的核心技术、资本密集的现代化制造产业。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总量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达到2007年2.17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将近70%,世界排名第三位。目前已经有4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一些跨国企业甚至把全球的研发、营销、采购等核心部门移迁我国。我国生产企业的发展速度、生产规模、质量、技术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制造规模已经从单纯的成品组装,逐步形成了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下游分销等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产业。供应链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向世界各市场供应商品,同时还是周边国家供应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上游制造型“世界工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