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的运行常常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背道而驰。 2008年1月21日,A股市场2007年年报行情尚未展开便严重受挫,当日上证综指收于4 914.44点,跌5.14%;深证成指收于17 210.93点,跌5.08%;两市共成交2 036.4亿元,相比上个交易日放大近一成;中小板指数收于6 239.11点,跌3.11%。翌日,两市继续放量下挫,上证综指收于4 559.75点,狂跌354.69点,降跌达7.22%;深证成指收于15 995.85点,跌1 215.08点,降跌达7.06%;两市共成交2 381.46亿元,较21日再次放大近17%;中小板指数收于5 808.03点,下跌了6.91%。两市上涨个股仅22家,跌停个股近1 000家。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证券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08年1月20日,沪深两市共700多家公司对2007年全年业绩作出了预测,还有超过50家公司发布了2007年的年度业绩快报。从综合业绩快报和预测公告可知,受益于投资收益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2007年整体业绩再次出现较高增长。另据有关部门预测,2007年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要比2006年增长50%以上。 在如此高盈利增长的情况下,A股市场为何不能独善其身?业界主要将其归咎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周边股市的下跌、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非流通股的解禁,以及不少上市公司大规模的再融资。而笔者则认为,投资者对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信心不足是导致股市宽幅振荡的主因。 股市有谚云: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市场的关注点终究是要回到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上来的。那么,广大投资者如何通过研读年报来准确分析和把握所投资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笔者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对上市公司盈利稳健性的分析与评估 高质量盈利的第一个特征是稳健性。通俗地说,企业盈利的稳健性是指企业的利润比较实在,没有“水分”。上市公司利润表上反映的盈利是否稳健可靠,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会计估计;二是会计政策选择。那么,如何对上市公司盈利的稳健性进行分析与评估呢? 1.确认企业主要的会计政策。不同行业的企业,其成功的驱动因素和相应的风险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行业的特点来确认企业主要的会计政策。比如说,对于银行类企业来说,贷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高低以及盈利的稳健性,那么坏账拔备就是其主要的会计政策之一。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存货管理是其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与此相应,存货跌价准备是其主要的会计政策。 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由于其经营战略的不同,其主要的会计政策也会有差异,比如说,同是机械制造企业,有的企业采用质优价高的策略,有的企业则采用成本领先策略。前者可能需要较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后者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售后服务费用。所以,对于前者,应更多地关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会计政策;而对于后者,则应更多地关注售后保证费用是否计提,计提是否适当。 2.评估企业的会计弹性。所谓会计弹性,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对于某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多大的政策选择与会计估计空间。例如,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原会计准则与制度规定全部支出于发生当期计入费用,不允许资本化处理,简单统一,没有会计弹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内部的研发支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确认为资产,这就增加了会计弹性。会计弹性比较大的领域包括: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折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建造合同中完工进度的估计等。 3.评估企业的会计策略。财务报告是由企业的管理当局编制的,其会计弹性也就掌握在管理当局手中。如果管理层采取稳健的会计策略,一些勉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就不会进行资本化处理,而是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某些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准备、售后保证费用的预提,计提就可能比较充分。而采用激进会计策略的企业,其做法则正好相反。 4.分析企业会计政策变更对盈利稳健性的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内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资本化处理。从盈利的稳健性角度看,这些支出资本化处理后计入相关资产,企业盈利的稳健性有所削弱。但如果这种会计政策的改变是为了更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实质,则是应该的。否则,企业盈利的稳健性就会降低。 5.分析企业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后果。上市公司一般都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来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比如说,某一年度某上市公司将2年—3年账龄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率由原先的50%改为30%,相应减少了坏账准备计提的金额。这时候就需要分析改变的原因,是由于公司的营销策略有所改变,行业客户、信用较好的客户大比例增加,还是公司为了配合增发、配股等再融资目的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6.联系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假如企业的每股收益较高,但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出现严重背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仔细地研究企业的收入确定是否稳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的情况。比如: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原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完成合同法,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收入、盈利就会与现金流量产生背离,则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公司对完工进度的估计、相应的成本确认是否恰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