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

作 者:
徐晶 

作者简介:
徐晶,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原文出处:
辽宁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金被誉为企业的血液。只有现金循环周转顺畅,企业才能焕发勃勃生机。随着现金流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于出现人为地调节现金流量表以粉饰业绩的行为。无论从获取决策信息,还是甄别舞弊角度,我们都应更深入地去研究现金流量表分析技术和方法。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已经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与旧准则相比,有关现金流量表部分的变化并不大,主要体现在要求增加编制“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有关信息披露”以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披露”。相应的,现金流量表中增加了“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等项目。另外,旧准则现金流量表只要求填列本期数,而新准则要求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虽然现金流量表本身的变化不大,但由于新准则其他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本文谨就现金流量表分析问题,考虑新准则变化的影响,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该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是现金化的收入,所以对其进行分析,要将其与营业收入进行对比计算销售收现率指标。销售收现率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增值税率)]

      旧制度要求利润表单独列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利润;新准则简化了利润表,直接列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所以营业收入的金额可以直接在利润表中取得。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含了销售商品时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而营业收入中并未含有增值税销项税额,所以为了口径一致,应在营业收入的基础上加上增值税税额。如果销售收现率接近或大于1,说明本期销售回款基本正常;如果远远小于1,说明大量销售没能收回现金;如果远远大于1,有可能是企业收回了前期的应收款,也可能是企业产品紧俏,客户多以预付的方式购货。

      个别企业为了现金流量表更“好看”一些,可能会人为调整该项目,所以有必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金额进行初步的验证。验证公式为:

      营业收入×(1+增值税率)+应收账款和票据的减少(或增加)+预收账款增加(或减少)-计提的坏账准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由于各企业及企业的各种产品之间增值税率有可能不同,所以在不能取得详细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用17%作为增值税率,加上企业特殊业务的影响,所以计算结果可能有些误差,即公式左右两边不完全相等。但是如果差异太大,则应引起分析人员的关注,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

      2.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项目外,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收入、经营租赁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等。该项目金额一般不应过大,如果金额巨大往往是由于关联方及其他单位的往来款引起的,应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相关往来款数额结合起来分析其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净影响额。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该项目应与营业成本及应付项目、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变化结合进行下列计算分析:

      营业成本×(1+增值税率)+应付账款和票据的减少(或增加)+存货的增加(或减少)+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上式计算结果应略小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因为营业成本中包含有非付现成本及人工成本,二者所占比例大小在不同企业之间会有差异,可以通过和以往年度进行比较来确定合理性。如果有异常变动,应关注是否有人为调整利润或现金流量的可能。

      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未大幅缩减及未大规模裁员情况下,该项目应逐年增加较为合理。由于该项目主体是工资,在不拖欠的情况下,基本构成本期费用。用其除以营业收入所得比率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波动不应太大,反映了收入中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比重。

      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支付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期间费用,是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如果突然有大幅度的缩减应通过报表附注中反映的信息查明原因。由于该项目中还包含了关联单位的往来款,对于金额巨大的支出,应结合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分析有无大股东不良占用。

      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们习惯于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相比较以衡量利润质量,这种做法有一定误区。因为企业的盈利模式可分为经营主导型和投资主导型。经营主导型的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消耗经营资产(即企业全部资产-对外投资),进而产生营业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投资主导型企业通过投资活动,消耗对外投资,产生投资收益及相应回款(在“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的净利润中既包括了营业利润也包括了投资收益,仅用经营活动的回款大小来与其相比明显口径不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