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准则在会计的目标、假设、计量属性等许多重要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准确理解这些变化是我们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响的基础。因此,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概括一下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二个层次,即38项具体准则。包括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要求;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报告准则规范财务报告。第三层次,应用指南。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报表体系。这是起辅助作用的应用指南。 (一)基本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会计目标的变化。新准则第四条明确说明“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则考虑到了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国家的利益。 会计基本假设的变化。原准则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货币计量、会计期间、持续经营四项,新准则第九条增加了“权责发生制”这一新的会计假设,指出“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转为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增加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会计要素的变化。在原《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确认、计量等问题已经做了阐述,但这部分内容目前已经有许多不适用的地方。如没有明确资产的确认标准,没有考虑利得和损失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费用要素定义不够严密,在利润要素中没有考虑利得和损失,在收入要素的定义中没有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等。 在基本准则中,增加了财务报告,这是一个创新。准则第十章采用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术语,还出现了“披露”这个术语。提出“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 (二)具体准则的主要变化 除原来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外,又增加了22项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原有准则的主要内容也有大的变化,例如,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交易中恢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债务重组中债权人豁免的债务可计入当期损益,而原准则计入资本公积;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将不允许恢复;自行研制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支出不再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可以有条件的资本化;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仅局限于直线法,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存货的计价核算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等等。 总之,2007年新准则的实施,尤其是新增准则的实施给企业的财务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公允价值准则实施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偿债能力分析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后,企业的现金,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分布将会改变,流动负债也将随之变化。在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将会发生变化。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营运能力分析的影响。由于销售收入的确认在时间和金额上与旧准则有较大变化,因此在计算比率时,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都会发生变动。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影响。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收入,与旧准则相比推迟了这部分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从而会影响当期损益和权益。 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可能不会影响企业的总损益和权益情况。总资产报酬率将会发生变化,但这要视具体行业和情况来定,如果该周期大于企业的一个会计年度,则会对所涉及的各会计年度产生影响。反之,如果该周期小于企业的一个会计年度,影响将不大。即使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不会影响企业的总损益和权益情况,也会改变企业的收入结构,减少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 (四)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以非货币(即实物)交易为例,在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 (五)将对上市房地产公司产生影响。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引用了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及其信息披露。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记账取代成本模式记账的行为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在采用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模式)的第一年,相关公司将会采取追溯调整的方式对公司财务进行调整,也就是企业的上年度净资产值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相关公司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