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主要特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潜涛,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峻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河北大学副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青少年道德状况的巨大变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也因时而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规范性道德教育与德性道德教育的统一;道德教育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道德教育生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8)05-0031-04

      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其特征,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遵循道德教育规律,“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规范性道德教育与德性道德教育的统一

      规范性和德性是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规范性道德教育强调社会存在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同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种道德教育理念,注重道德对个体行为的外在规约和限制作用,但往往忽视人文关怀,忽视个体的自我完善追求。

      德性道德教育强调人自身生存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同人的道德需求,懂得“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道德教育理念,注重道德的人文关怀性和受教育个体的德性价值,但往往忽视道德的社会关怀性,弱化道德教育本身的规约功能和行为主体的道德责任感或义务感。

      科学的道德教育理念应体现规范性和德性的统一。麦金太尔认为,人类自身生命的脆弱性和生存的依赖性决定了人类自身的德性需求,人类社会只有在德性状态下才可能兴旺、发展。道德就是人类为了谋求自身与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为自己所立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德性和规范性需求。无论是道德的规范性要求还是德性要求,都是“人为的”,同时也都是“为了人的”。如果说德性是人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维度,是使人类趋向崇高的心灵之路的话,那么道德的规范性则是人实现自身完善的外在条件,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的必由之路。规范性和德性的关系,呈现的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内化与外化、内圣与外礼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把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即实现个人身心完善和社会关系和谐的统一;完善其运行的机制,即实现社会外在的调控和主体自觉的统一。道德教育的规范性与德性,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密切关联、不可分离的。大量事实证明,只有那些自觉追求德性的人,才真正有能力理解规则,并在具体的境遇中践履准则,也就是说,道德规范只有在拥有德性品格的人那里,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规约和劝诫作用。没有德性支撑的道德规范,只能是离开了主体性需求的毫无价值的道德教条;没有德性支撑的道德规范性教育,也只能是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模式,它过分地强调规范性道德教育理念,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培养恪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善良公民,在帮助受教育者理解、接受、实践社会道德规范和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视受教育者为教育客体而灌输式地进行道德规范知识的传递,极力追求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准则的接受和服从。规范性是道德的基本功能之一,规范性道德教育把这一道德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作为自身的目的追求,彰显了道德教育的社会关怀特征,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淳化与和谐社会道德秩序的形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规范性道德教育理念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难免捉襟见肘、难以适应。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选择行为的自由性,要求人们必须具有独立性,也培植了人们的独立性;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开拓性,也培植了人们的开拓创新精神。随着人们的独立性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增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的价值突破了规范性的局限,主体性、德性价值得以彰显,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创新理念,以青少年自身德性的涵养和道德人格的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道德教育的规范性和德性有机统一为一体,深化了对青少年道德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注重人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价值的弊端以及与其相伴随的实效性问题。

      二、道德教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极为丰厚的道德资源,闪亮着中华民族道德进步的轨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发展民族道德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质的必要条件,应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使其不断发扬光大。然而,在改革开放前,甚至在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实施的一段时期,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领域曾一度出现批判、否定传统道德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遭受当时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极“左”思想的影响,社会思想道德领域的极端政治化、偏激化必然表现为民族虚无主义,广大民众对待民族道德传统也易于持批判、否定或冷漠的错误态度;二是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面对在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等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反差,面对西方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甚至滋生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错误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时代价值日益彰显,西方道德价值观的弊端和危害日益暴露,人们在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纵横比较中深思,在成功与失败的理性反思中认识道德教育规律,不断更新道德教育理念。针对青少年德育领域存在的忽视甚至否定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的问题,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1]。这一论述,充分肯定了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把青少年道德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之中,突破了以往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局限,明确了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突出其民族性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