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反思和改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认为通过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反思,只有从未成年人的需求出发,立足现实,突出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重视道德价值,以习惯养成为重点,从群体互动中去建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未成年人成为社会合格、需要的人才。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字号:

      以“抵制家乐福”为代表事件的在青少年群体中涌起的爱国浪潮,以志愿者抗震救灾为代表的所有中国青少年在灾害面前的英勇行为,令世界震惊,也使得全社会开始重新审视“80后”、“90后”的年轻人。从青少年发展角度看上述事件及其影响,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一方面,国家观念和意识在青年群体中根深蒂固,折射出伴随着社会变迁主流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占有主体位置,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总体上是有成效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社会参与的方式,与过去严格社会控制和意识形态一元化社会状态下,人们政治参与的团体性、有组织化、一致性等特征相比,当代青少年的政治参与带有社会化、个体性等强烈的时代特征,而这种个体性、社会化参与凸显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在个体的社会参与、表达上较少了外在的一致化和强制性,其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更为真实,也更为有力,这不仅反映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也表现出符合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的先进方向。

      这是成长,社会的成长,青少年的成长;但也是挑战,对青少年自身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对社会主流价值构建、意识形态控制的挑战。个体的、分散的、非正式组织控制下的社会政治参与,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个体统一性的政治表达形式,惯用的社会控制思路、方针和具体方法,原有的干预、介入的方式已经很难对应,这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和青少年社会事务的管理都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社会参与的个体性、社会性特征给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选择带来的挑战同样尖锐而复杂,资讯的迅猛和多元会带来误导、文化的群体性和符号性也会冲击和左右其行为,这必然挑战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反思

      

      从社会发展性要求角度看传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其误区是显而易见的。

      (一)道德教育目标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和未成年人实际生活的问题长期存在

      在教育上,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最高理想,强调用高尚的社会价值和道德理念教育影响青少年,从教育的超前性和导向性角度这无疑是正确和必须的,但随着社会的改革变迁,市场经济的物质化、现实化、契约化的价值规则最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的社会道德体系,不仅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任务,也是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怎样培养一个实实在在的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现实需要的人,一个能够在和谐的民主法制社会里发挥公民作用的合格公民,这是今天处于社会发展变革中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从这样的要求看以往的教育,不仅标准的高深不能回应市场经济现实,内容的抽象无法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标准的单一也不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要求,道德教育与人格塑造的分离更成为引发大量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我们习惯把道德看成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和理念,把道德教育简化成为抽象的道德价值观念的传递,忽略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的规定性;我们习惯认识道德对于精神和境界的重要含义,把道德教育等同于对某些社会行为的制约,忽略了道德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组成的基本属性。脱离社会现实,脱离人的现实发展,脱离人的身心全面发展,道德教育的结果必然是知与行的严重脱节,必然是道德价值、观念的严重虚化。一方面,未成年人受变迁中的社会的全面影响,日常行为越来越社会化;另一方面,从思想道德教育中得到的观念、价值,无法解释现存的社会实际,道德价值观念越来越抽象、空泛。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两张皮,社会生活两种话语体系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社会上,也存在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中。一个在中学生中的测试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悖论,有人用一张问卷在一个中学抽取的100个学生样本中进行调查,对于“你坐在公交车上,这时上来一位老人,你会怎么做”的问题。95%以上的中学生选择“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而时隔不久的同样100个中学生样本,对于“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坐着的中学生,这时上来一位老人,你认为他会怎么做”的问题,90%以上的人则选择了“装作看不见”。成人社会的某些道德虚伪,说得无比高尚,做得极其卑劣的恶习在未成年人中之所以同样存在,不仅来源于成人社会行为的消极影响,也来源于抽象高深、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意识的多样化早已不可避免,各种意识形态,如马列主义与资本主义、东西方思想意识等的冲突必将长期存在,对于每个社会个体都会带来价值与行为选择的艰难,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选择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健全,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的社会价值观念日益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构建,构建以社会主流价值为主体的精神世界,已成为每个人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帮助未成年人搭建精神家园的基础部分,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传播方式已由过去的组织传播、权威传播、精英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草根传播,社会传播的单向性和强制性逐渐消失,这不仅带来社会意识形态控制方式的变革,也使得自律成为一个人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随着民主法制社会的建设步伐,权威社会逐渐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新格局,也带来了包括执政方式变革的新要求,这种新要求不仅针对政府、社会组织,也针对每一个公民,提高公民素养必然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一切,都是原有思想道德教育所无法对应的,改革自然势不可挡。

      (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形式脱离人的主体性的问题依然严重

      现代社会最引人注目的价值是“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它被落实到社会整体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宏观教育的角度,当代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以受教育者为本”,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恰恰在这一根本点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道德主体的人视为受教育的客体,我们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这在总体上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设计;我们常常用“塑造”的概念去解释和说明教育的过程,妄图通过我们的教育把客观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未成年人塑造成为标准统一、要求一致的“合格人才”,这在实际上将未成年人当成了教育的客体,在无意中抹杀了其主动性、多样性和主体意识。事实上,在现代教育的语境里,每一个青少年都是能动的、有潜能的、独特的人,这就意味着,他们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每一个都具有成长为社会优秀人才的潜能,而即便是成为社会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他们仍然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反思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然与这样一些理念相悖。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自上而下的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往往不是从未成年人的发展需求出发,而是以运动式、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强调系统性、一致性。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从来都是具体生动的,都是综合复杂的,当我们的道德教育延续着系统性的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的模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时候,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道德困惑,如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对不对?怎么送才算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学习成绩上的竞赛有什么不同?怎样对待学习上的竞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并未得到有效的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认知和行为的主体性未能得到落实,教育的真正效果也就勉为其难。所以,“以问题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组织模式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势在必行。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强调正确观点的传递,强调思想观念的确立,往往忽略了未成年人道德发展中群体互动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道德其实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处理与外部关系的一种思维和行为准则,它回答了四种基本关系,即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它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价值即对错好坏、行为即行为举止、情感即喜怒哀乐。道德决不是单纯的认知,因此它一定要在与外部客观世界的互动中才能逐渐健全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当代人社会性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而道德教育则是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积极辅导。僵化的、只重视观点灌输的教育不仅无法回应社会的需要,也必将遭到受教育者的抵抗,其根本的弱势就在于展现的不是现实生活里活的、真实的道德状况。这些年,一些儿童少年、青少年组织较好地扩大了教育的视野,把环保、城乡建设、世界和平等大课题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对于开阔未成年人眼界、丰富未成年人的认知领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些热衷于大场面、大影响等不良倾向在一些组织和团体中滋生,影响了儿童少年在组织内道德的互动和生成。在一些教育活动中,作为道德主体的未成年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没有受教育者感兴趣的、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因为只动员并组织了少数人,因为很多时候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事先准备好的表演,作为受教育主体的未成年人在实际上并未真正参与活动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结果更多的是组织者的总结,甚至标榜,而不是孩子们实实在在的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