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聊天工具作为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人际传播形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y computer)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采用,它日渐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理念。根据艾瑞网络调研公司的分析报告,截至2006年底,全球网络聊天工具用户已达4.32亿,中国达1.14亿,网络聊天工具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达86%,并持续增高(iResearch,2006)。 在此背景下,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这种以电脑为中介的人际传播究竟给我们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它的出现究竟是增进还是减少了人们实际的社会交往?对此问题的探讨,或许可以扩大我们研究传播效果的视野。 最新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民普及率达97.5%,是总体网民普及率(12.3%)的7倍多(CNNIC,2007)。这也说明,大学生是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采纳者,是参与网络聊天的主体。因此,本文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网络聊天工具对他们日常社会交往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探讨新媒介环境中的人际传播效果。 一、理论探讨 从已有成果来看,西方学者对于网络聊天工具与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结论: 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网络聊天工具由于更高的匿名性、多样化的自我表达方式、“门槛特征”(gating features)的缺失、空间障碍的突破以及兴趣共享等特征,是大学生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一块沃土,它能够有效拓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他们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推动人际交往的深入进行(Peris et al.,2002; Bryant et al.,2006)。 另一部分研究结果则显示,网络聊天意味着更少的面对面交流,从而减少了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缩小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降低了青少年的人际支持与自我价值感,并不利于青少年建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交往(Lindsay et al.,2002)。并且,从网聊对象来看,大学生多半是与自己在线下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或者熟人交流,网络聊天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许多机会去结识陌生人和拓宽交友范围(Boneva et al.,2002; Greenfield.et al.,n.d.; Grinter & Palen,2002)。 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以描述性分析居多,已有成果主要探讨大学生对聊天工具的使用情况如何,或者网络对青少年知识(宋绍成,2002)、价值观(黄加成,2001;徐瑞萍,2005;陈志,2001,2003;余祖伟,2004)、规范(陈志,2003)、自我认同(陈志,2001,2003;余祖伟,2004;邹文曦,2005)所造成的影响。至于网络聊天究竟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则成果较少。 根据中西方的已有文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聊天的确会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到底能否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现有研究还不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从西方研究中的矛盾之处来看,可能有以下两种解释方式: 1、网络聊天工具并非是纯粹私人性的传播工具,它不仅可以促进与熟人的亲密关系,也能提供机会让大学生去认识网友(现实中的陌生人)。而其他人际传播工具(如电话、手机等)的联系对象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因为电话号码对交往者而言是重要的私人信息。同时具备私人性和公开性,是网络聊天工具的独特之处。这也启发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将大学生网聊的熟人对象和网友对象分开讨论。 2、研究者们忽视了青少年与不同的人聊天的不同情境(如对网友和对熟人),由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网聊有积极作用的学者,多半是针对和网友交往而言;认为网聊减少了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学者,则指向的是他们与熟人的交往。所指不同,是造成分歧的关键原因。 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网络聊天对于大学生的熟人交往和网友交往分别具有怎样的影响? 对社会交往问题的探讨,比较经典的理论是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中的弱联系、强联系理论。这两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者Mark Granovetter在《弱联系的强度》一文中(1973)所提出。他根据交往双方的互动频率、情感的卷入程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次数四个指标来测量人际关系的强弱。双方交往次数多、感情好、形成了亲密关系的为强联系,比如亲人和朋友;而那些不紧密或间接联络的社会关系则为弱联系,比如网友。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强联系”来实现的,但网络出现后,人们的“弱联系”交往越来越普遍。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在此格局下,弱联系能否向强联系转换和渗透?换言之,通过网络聊天建立起的弱联系,能否促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频率、增强他们的亲密关系、从而转换为强联系? 按照Granovetter的观点,由于弱联系的维持成本低于强联系,所以拥有较多弱联系的网络成员更能扩大联结范围,个体间能传递针对性更强的有效信息,而拥有较多的资讯利益,从而形成“弱联系的强度”(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此外,由于网络交往不是建立在外部生理特征的相互吸引之上,而是在相同的兴趣和见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因此,网络交往形成的情感亲密度可能会更深入、更稳定、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