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管雷 优势视角认为,所有的环境都充满了资源,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是与“整合”理念相对应的。如何更加充分地、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去帮助灾区青少年来提升自我潜能以解决个人问题,则成为了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三个重要技巧。在所有可利用资源中,原生支持者和资源是最重要。因此,优势取向的社会工作者要利用原生资源,因为来自家人、朋友、同伴、老师的特别照顾,通常会让灾区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 在孩子的词典里,“接受救助”这个概念是绝对没有的。因此,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灾区青少年周围可利用的原生资源进行评估,比如,通过家庭、学校了解灾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进行排查,找出哪些资源可以给灾区青少年带来帮助,而不至于令灾区青少年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说,细微方式的帮助或支援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非正式的个人交往来提供的,就像亲戚的照顾、朋友的谈心和老师的关怀似的,这种援助较好地避免他们的抗拒心理。 原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石家庄),2008.4.23~26 城市青少年的广告态度与消费心理分析 陈国平、王瑛浔 关于青少年对品牌重视程度和敏感度的调果访谈中发现,首先,青少年几乎不买没有品牌的商品,品牌成为他们购买商品的重要依据。而他们对品牌知晓多半是通过广告建立起来的,尤其是情感诉求类的广告所宣扬的时尚精神和气息深深地吸引青少年的欣赏和关注。尽管很多青少年表示他们不喜欢广告,甚至不承认广告对他们购买行为的影响,但是在消费决策时,品牌依旧在他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换言之,广告在客观地影响和左右着他们的实际购买行为。其次,青少年对穿着类与装饰类这种高消费商品的品牌要求要远远高于低消费类型的商品。通俗地说,他们并不在乎他们用的开水瓶、脸盆是什么品牌,通常能用就行。最后,调研中我们发现,青少年零花钱的多少与其广告态度没有多大联系,但是“零花钱的多少”是一个与消费心理有一定关系的变量。因 在对零花钱数额较大的学生访谈中看出,零花钱越多的青少年品牌消费意识越强;越注重品位、品牌知名度、形象以及商品的档次,尤其表现在服饰和通信产品上;并且他们对国外进口商品的兴趣和积极程度较高。 原载《青年研究》(京),2008.4.20~25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 班建武 青少年一方面必须履行社会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对其政治社会化的单向引导和控制,另一方面还承受着成人文化(主要指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规约。在多重文化力量的作用下,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养成既缺乏必要的文化空间,也缺乏相应的文化资源。而大众文化在当代的勃兴,打破了过去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文化态势由过去的精英文化独白走向了多元文化的异趣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民主化、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这就为青少年从高度同质性、保守性的文化体制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社会空间。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出现大大拓宽了文化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贵族式、精英式的文化对民众生活的疏离拉回到了现实生活,赋予了民众日常生活以文化的意味。这就为青少年谋求个性、展现自我提供了必要文化资源,有利于其独立人格的确立。 原载《思想理论教育》(沪),2008.9.38~43 浅析互联网视域下的青少年虚拟消费 吝莹莹 青少年的消费观念较其他社会群体更为突出“个人”、“自我”的概念,带有更多的感性成分。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得到更多青少年的认可和接受,便捷、灵活的消费方式成为首选。一方面,虚拟消费的便捷性使消费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拉近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距离,对于大多数时间“紧张”、消费需求需要及时得到满足的青少年群体无疑充满吸引力;另一方面,虚拟消费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从“生产”之时便着眼于青少年这个消费群体,而其表征的时尚性更投其所好,使得虚拟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从“诞生”之时便得到青少年群体的“垂涎”和喜爱,为“个性”消费,为“喜欢”买单的他们“义无返顾”地将这种消费活动“进行到底”。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沪),2008.5.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