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疆锋(1973-)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青年亚文化与反文化、大众文化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在研究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时,有必要结合当代亚文化现象,对亚文化、大众文化、反文化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发掘其历史性及其特质,作出新的判断。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08)01—0108—05

      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格局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多元文化并存互渗的时代。以价值系统、受众群体和权力关系为标准,当代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格局,如可以分为主导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也可以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是一个绚烂缤纷的万花筒,绝非铁板一块,涉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定时段的青年文化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文化”是一个只具有描述意义的术语,更具有建设性的是“青年亚文化”等范畴。在当代中国特殊的语境中,青年亚文化与另外两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反文化、大众文化,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区别,也容易引起混用和误解①。研究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时,有必要结合当代文化立场,对亚文化、大众文化、反文化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和使用,把握其特质,对当今青年亚文化作出新的批判和创设。

      一、亚文化与反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也译作“次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从西方二战后的无赖青年、光头仔、摩登派、朋克、嬉皮士、摇滚一代、迷惘一代、垮掉一代、烂掉一代,到当代中国的知青亚文化、流行歌曲、摇滚乐、另类写作、无厘头、大话文艺、漫画迷、网络文化、粉丝文化、K文化、快闪暴走族(flash mob)等,种种惊世骇俗的青年亚文化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奇异景观。“亚文化”现象虽然由来已久,但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却不过半个多世纪。1940年代,芝加哥学派最早使用这一术语②。亚文化的特质从其英文前缀就可见一斑,“sub”意味着“附属、边缘、次要或地下的”等含义。正如费斯克等人的一个表述:“正如前缀sub所示,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他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对应。”③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其一,亚文化具有“抵抗性”。“某些社会群体”遭遇到了某种特殊处境,与更广泛的文化(主导文化和父辈文化)发生了“具体矛盾”,具有异端、越轨的倾向。其二,亚文化具有“风格化”。亚文化的“抵抗”采取的不是激烈和极端的方式,而是较为温和的“协商”,主要体现在审美、休闲、消费等方面,是“富有意味和不拘一格的”。风格(style)是亚文化群体的“第二肌肤”和“图腾”,它“通常被看做是许多类型的事物所做的分类,它也涉及某些事情如何去做,如如何演奏音乐、如何发表演讲、如何穿着打扮等”,是“文化认同与社会定位得以协商与表达的方法手段”④。其三,亚文化具有“边缘性”。与“更广泛的文化”相比,亚文化多处在边缘和弱势的位置和“特殊地位”。正如文化研究的策源地——伯明翰学派——在研究英国战后青年亚文化时说的那样:“工人阶级亚文化在人数上看属于少数。”⑤“亚文化这个字眼充满了神秘难解的事物,它暗示着秘密、共济会誓约和‘地下世界’。”⑥

      我们还可以从文化学角度对亚文化进行辨析。对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和支配文化(control culture)来说,“亚文化”、“负文化”、“反文化”(counterculture)虽然都具有另类的(alternative)和抵抗性,但“亚文化”不同于“负文化”。负文化是丧失了价值、信念后处于绝望状态而表现出来的放纵的“反常行为”和失范,特点是颓废和放弃价值(如吸毒文化和犯罪文化),而亚文化多有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意义建构⑦。“亚文化”也不等同于“反文化”。“反文化”是对主导文化采取的直接的激进对抗,特别指那些富有政治性和革命性的行动(如1968年的巴黎五月风暴),可以说它是“亚文化”的极端表现,是对主文化的替代。伯明翰学派的霍尔等人曾以传统中产阶级为参照系,对资产阶级反文化和工人阶级亚文化进行了比较⑧(详见表1):

      从其辨析我们可以看出,亚文化和反文化对主导文化(传统资产阶级文化)的抵抗的程度大不一样。“反文化”的目标更明确、更直接、更容易解读,反文化是主导文化领域中的一块“飞地”——“国中之国”。而“亚文化”往往只提供象征性的抵抗,与父辈文化(parent culture)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亚文化”既是对主导文化的否定,也是对其的补充,有时还盗用主文化的符号形成自己的风格。如对工作的态度上,亚文化把工作和休闲分得很开,工作就是工作,休闲就是休闲,对主导文化的抵抗主要发生在休闲领域中;但反文化却彻底放弃了工作,把工作视为游戏,这就彻底颠覆了坚持“克己、守时、勤奋”的资本主义清教伦理。

      不过,反文化和亚文化并非泾渭分明。在批评实践中,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区别并不明显,并多有重叠。如伯明翰学派有时把嬉皮士看做是亚文化,有时也看做是反文化。他们认为西方上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如公社运动、暴力政治运动,是由一些特别的亚文化,如嬉皮士运动、越轨亚文化、吸毒者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和学生抗议运动中的文化反叛元素发展而来。摇滚乐也是一例,美国学者英格和贝尔把摇滚乐看成是“反文化”,但霍尔等人却认为它是“亚文化”⑨。我们知道,摇滚乐虽然只是音乐符号上的风格抵抗,但由于摇滚乐现场常会引发骚乱甚至流血事件,很容易被政府视为潜在的威胁而引发道德恐慌,这也是摇滚乐演唱会要得到官方批准和审查要艰难得多的主要原因。在当代中国,反文化在1980年代已经演化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早已引起过学界的注意⑩。但相比青年亚文化,中国当代的反文化的规模和影响显然小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