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崇拜时代”的教育命题

作 者:
俞水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你是谁的“粉”?当这样的话题充斥当代青少年的生活,青少年粉丝群体已然选择了各自的偶像标本尽情追崇。“粉丝式”生活使青少年发生的思想与行为变革,不仅引来了人们惊异与不解的目光,也向教育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挑战——

      

      

      2007年4月,几位“超女”抵达福州,歌迷们在演出现场欢呼不已,并在偶像离去时疯狂追堵,更有歌迷尾随偶像到机场送机。当机场大巴载着他们的偶像呼啸而过,无法确定的是,偶像留给这些追崇者们的是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在粉丝们撕心裂肺的呐喊背后,是娱乐产业链条中的制造者得到利益收获。

      2007年11月,在北京某商场,聚集着一群焦急、兴奋、快乐的年轻人,他们在等待一个名叫陈楚生的歌手——2007年某选秀节目的冠军。当陈楚生出现,尖叫、骚动,不断挥舞的荧光棒,映衬得陈楚生熠熠生辉,而台下的年轻人在偶像为他们签名离去后,仍然欢呼着、陶醉着,久久不肯离去。一个月后,这个选秀节目的第二名苏醒,在北京举办了“EP发布会”,一个来自贵州的大一学生坐了28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后,向偶像献上了自己从家乡几经周折买到的礼物——20多年前苏醒出生当日的报纸。“虽然坐火车很累,但是我把坐飞机的钱省下来买苏醒的CD,更有意义。”她自豪且兴奋的表述,引来身边年轻人的一阵欢呼声。

      这群被称作粉丝(英文fans的音译)的年轻人,在偶像出现时喊破嗓子、在偶像离去时流下泪水。偶像崇拜,成为他们“体制内”生活后的放松方式。在粉丝眼中,成为一个人的“粉”,只是年少轻狂时的一种大胆尝试,无碍他人。但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粉丝式”生活方式,已然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特征的重要因子,同时,引来了粉丝旁观者们关于“粉丝现象,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你”的集体疑惑。其中,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更被这粉丝风潮裹挟着去思考:这些享受着追星快乐的青少年,到底获得了什么样的心理体验?青少年偶像崇拜,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与心理机制?教育,应该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扮演什么角色?

      心有星星结:青少年“粉丝”群体的迅速崛起

      在价值多元的文化冲击下、在注意力经济的引领下,粉丝们组成了规模空前的团体,创造出了一整套严密的“游戏规则”,俨然形成了自己的“江湖”。他们冲击着时代,也改变着自己。

      在QQ聊天工具的那头,一个网名叫李月月的大一学生,飞速地打着字,向记者讲述了她成为“玉米”(某选秀节目冠军李宇春的粉丝们对自己的称呼)之后的生活:“从在电视上看到她第一眼之后,我的生活被完全改变了。在她参加选秀比赛期间,我每天都说服我认识的人为她投票,因为一个人投票的数目是有限的,后来我又开始到街上向陌生人拉票。比赛结束后,我买她的专辑,说服学校超市放她的歌,买票看她的演唱会。因为‘玉米’的代表色是黄色,我的耳环、项链都买黄色的,手机和牙膏都用她代言的牌子。”月月还告诉记者,她每天晚上都会在宿舍花上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上网,到“百度春吧”、“玉米基地”等“玉米”们聚集的网络平台发帖子表达对李宇春的支持,在各网站关于李宇春的人气调查网页上投票。她告诉记者,李不是自己的姓,在网络上用这个名字,是因为自己的偶像姓李。现在,月月是“全国玉米圈QQ群”的管理员,每天带动群内全国各地的“玉米”讨论有关李宇春的话题。在采访中,她一再强调:“比起一些‘玉米’,其实我做得挺少的。”据她介绍,“全国玉米圈”仅仅是区别于其他“玉米”群落的一个名字,并不代表规模很大,她所管理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网络群落,她也只是众多“玉米”中的“一粟”。

      除了“玉米”群落,在选秀中崭露头角的选手们,也都有着各自的拥趸者。“凉粉”、“盒饭”、“花生”、“醒目”、“乐橙”等,就是一些选秀明星的粉丝们为自己的群体起的名字。除此之外,像姚明、刘翔这样的体育明星,于丹、易中天这样的文化明星,刘德华、周杰伦这样的港台娱乐明星,都拥有着庞大的粉丝团。虽然,众多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呈多元化,比如,也有一些青少年追崇比尔·盖茨等财富和智慧的拥有者,但是青少年群体迷恋或崇拜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影、视、歌、体明星。

      在此之前,人们对偶像崇拜一词并不感到陌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邓丽君、三毛、琼瑶就分别成为不同时代青少年的崇拜对象。这种不同的偶像选择散发着浓浓的时代味道。如今的青少年偶像崇拜也不例外,不仅显示了当代青少年压力巨大、价值观逐渐多元、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特点,更从过去的个体行动骤然变身为一种群体行为。同时,这一群体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也被打上了“迅速”、“虚拟”、“海量”、“主动”的新媒体烙印。越来越多欣赏或痴迷于某一偶像的青少年,通过网络组成各种各样的粉丝群体,出入于各个演出场所,现身于与偶像相关的专业网络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