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面子”心理及其教育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珍,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桂守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爱“面子”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发展的表现之一,也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在中国特色的文化、教育等心理氛围中的一种体现。正确对待面子,能使青少年讲自尊、讲人格,昂扬进取、奋发向上;错误地对待面子则会使青少年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掩盖问题,甚至害怕真理,这极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健全。文章首先分析了青少年的“面子”心理及其主要行为表现,并从社会文化、家庭、学校以及其自身四个层面探析了青少年爱“面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44(2007)12-0031-04

      一、青少年的“面子”心理及主要表现

      (一)青少年的“面子”心理现象

      爱“面子”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面子”即情面,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有着十分微妙的作用。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认为:“面子是一种社会的东西,个人的尊严将从适合的行为及赞许中获得。”[1](P107~205)布朗和莱文森定义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实际上它是一系列使他人满足的态度和希望。他认为面子有两类,一类是正面面子(PositiveFace)即每个社会成员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这种愿望一旦得到满足,该成员的正面面子就得到了保留;另一类是负面面子(NegativeFace)指每个社会成员希望他的行为不被他人妨碍,他有自主的自由,不应迁就别人或受到干扰,妨碍面子使自己感到丢面子。[2]青少年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爱面子是自尊的一种表现,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发展的一种体现形式。有的为维护正面面子,撒谎、欠债,甚至是抢窃;有的为维护负面面子,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爱面子、顾面子是社会现象,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爱“面子”有好的一面,也有值得社会关注的一面。尤其对于青少年过分爱面子现象,教师和父母们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青少年身心更健康地发展,人格更健全。

      (二)青少年“面于”心理的行为表现

      1.物质方面进行攀比

      有些青少年相互比较的不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道德品质,而是压岁钱、生日排场、父母官位、家庭经济、自己的长相、吃喝玩乐。实际上在这些攀比的背后,是青少年的“面子”在作怪。不愿让别人看到真实的“我”和内在的“我”,而攀比这些外在的东西。

      2.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行为举止

      青少年特爱打扮和修饰自己,很关注自己的长相和体态。经济条件差的,打肿脸充胖子,不惜给家庭增加很多负担,甚至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同时青少年很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俨然一个个小淑女和小绅士。这是青少年想通过漂亮的着装和得体的举止来赢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许,从而赢得面子。

      3.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成人的评价

      比起儿童,青少年更有自己的思想,对别人的评价更在意、更敏感。不愿听否定的意见。尤其在公开场合下,对于评判性的话反应特别强烈。因父母、老师或同学讲了一句认为有失其“面子”的话,发生矛盾甚至离家出走的事已不鲜见。教育报上曾有则让人痛心和反思的报道:一位十四岁的女孩仅因老师一句“你有本事就不要来读书”便在儿童节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在遗书中写到:“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要走了,我是一个很要面子的女孩,虽说我这么小就死了,但总比被人看不起还要好。”有的青少年谈恋爱也是因为“面子”。曾有学生与笔者聊天时说:“别人都有女朋友,如果我再没有我会被笑话的,那我多没面子。”

      二、青少年“面子”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面子”文化。“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曾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而在这三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3](P199~205)中国人“死要面子”,就是说宁愿死也要面子。如孔门高足子路,为了不丢“士”的面子,不惜“结缨而死”。再如兵败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留下“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就自刎乌江。[4](P98~122)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这是与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有关的。依群体意识,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不是单独的人,所以也没有单独的价值。人只有在一定的(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必须能够时时“面对”他人。这就要有“面子”。没有面子,就不能面对他人,自己就不是“人”,这能不死要面子吗?在这种“面子”文化中,放弃了不少应遵循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原则。今天,校园生活同样没能逃脱这种文化的侵蚀,“面子文化”已经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正在腐蚀学生的道德心灵,破坏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更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

      (二)家庭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面子观”

      中国文化重面子,与此相适应,中国的父代在养育子代时,多注意让子代从小树立脸面意识。子女的言行,大凡有利于脸面的维持或脸面的提升的,多会受到长辈的赞扬,认为这是给自己和家庭脸上增光的事情。反之,如是有损脸面的,多会受到长辈的责难,认为这是给自己和家庭脸上抹黑的事情。根据强化原理和条件反射原理,在这种教养方式的长期熏陶下,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爱面子的心理和行为方式。[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着孩子。父母对待“面子”的态度和方式也影响着孩子。笔者曾见一领导因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三好生”而下属的孩子却得到了,觉得太有失面子,将孩子狠揍了一顿。孩子在这拳头中体会到的是什么呢?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荣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教会孩子的是不择手段获得荣誉或者过分依赖荣誉,则是虚荣,这是不正确的面子观;这将会转化为孩子的心理压力,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