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玉霞,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830046

原文出处:
当代传播

内容提要:

本文系统考察了国外青少年文化研究的历程和主要观点,并梳理了国内学界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者的立场和充分认识青少年文化的多元性是系统开展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呼吁学界克服偏见、积极对话,对青少年流行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本土化研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字号:

      一、国外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的理论背景

      “青少年流行文化”无疑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球最富症候性的文化现象之一,但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如“流行文化”、“亚文化”乃至“青少年”自身,却成为歧义丛生的难点所在。所以很有必要先来考察一下国外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的理论背景。

      西方关于青少年文化的研究经过三个阶段: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研究,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研究,近年来美国一些文化评论家如Henry Giroux、Douglas Kellner、Deena Weinstein等人的研究。①其间走过的学理思路是:从坚持成人本位立场转向青少年本位立场,全面、宽容地思考在如今这样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年轻到底意味着什么。②

      西方青少年文化研究有两个传统纬度:社会学、人类学,其相关术语和理论都主要在这两个领域中展开并发展而来,其中尤以社会学研究为主。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青少年文化作为主要“青少年问题研究”引起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其背景是战后的福利社会及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当时的研究重心是:青少年作为社会边缘群体与成人社会的冲突,集中在代际关系的研究方面。如T.Parsons(1914/1964)提出:青少年文化是特殊的年龄和性别角色所构成的独特世界。而James Coleman(1961)强调青少年文化与成人社会的分离,采用“亚文化”(即社会中某一族群因年龄、种族、性别或职业等不同而拥有的特殊生活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使用的俚语以及心理特征等)这个术语,后来与阶级概念成为青少年文化相关文献中最著名的两大术语。

      为了研究青春期反抗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研究人员普遍关注心理学解释模式,并辅以典型的个案分析,使得相关理论不断深入而且具有阐释文化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化问题和发展理论,注重对社会心理如压力、影响要素等的分析,提出与之密切相关的身份认同问题。Erikson(1968)指出青春期的首要任务是身份的形成,寻找认同是此时尤为尖锐的问题。其后Stanley Cohen(1972)、Jock Young(1974)等过失理论家关注大众传媒如何制造了青少年问题这个社会性“道德恐慌”局面;Coleman(1979)提出了焦点理论,认为青春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调适,应该从年龄差异上认识青少年文化;Cofiield(1986)提出生态理论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要求对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差异性进行关注。至此,社会学界普遍达成共识:青年是一个被不断建构的概念,是工业化、都市化、国民教育普及的结果。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对个体的社会化、身份认同、社会的代际关系和教育等都有重大影响。

      与大多数社会学家集中于西方大都市的白人男性青年群体的研究取向不同,人类学者一开始就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对青少年文化产生的分析上,在“民族志”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族群的共性及地域的差异。Margaret Mead是较早研究青少年文化的人类学者。上世纪50年代她提出了“青春期体验”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关注青少年文化中青年之间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分析地域、种族的差异性。她还从代际关系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分类,提出了著名的“前喻文化”、“后喻文化”和“互/同/并喻文化”的概念。从“后喻文化”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文化的产生,正是在大的文化变革时代文化传递出现断裂和跳跃之际,超国界的文化汇流的一种表现。④后来的人类学者大多将青少年视为文化行动的主体,扭转了社会学家视之为被动主体的偏见。

      文化研究兴起后,从社会学汲取主要的理论资源,从人类学借鉴基本的研究方法,极大地推进了青少年文化的研究进程。随着文化研究在全球的影响,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从边缘学科逐渐成为了热点和中心,成为跨学科的理论实验场。

      受通俗文化研究范式的影响,目前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者基本上采用两种对立的立场:大众文化批判立场与平民主义/民粹主义的立场。前者继承的是自阿多诺、利维斯、阿尔都塞、法兰克福学派等以来的批判理论传统,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彻底批判青少年在流行文化中的被动、盲从和趣味低下,凸现其对社会结构和教育的危害和压力。后者受到英国文化主义理论、文化霸权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哈贝马斯交往理论、鲍德里亚消费理论、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等诸多理论话语的启示和滋养,突出青少年在流行文化中作为消费者的意义生成的主动权和多元文化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文化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所有年轻人的活动,探索文化与社会关系的延续与中止,发现这些活动对于年轻人自己所具有的含义”。⑤

      二、国内研究起步不一

      1997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国际研讨会,围绕“如何能使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主题展开广泛交流,并号召全世界的学者、教育者、传媒界等都来积极关注这一现实,从而带动了世界各国青少年文化研究热潮。

      中国学界在青少年文化研究方面,以香港、台湾地区起步为早。90年代初两地学者在本土化的文化研究实践中开始涉足青少年流行文化领域,一方面是对西方文化研究成果的同步引进,另一方面也是对两地后现代语境下流行文化现实的人文介入。在研究范式和立场上,也从早期批判转到当下普遍的文化平民主义取向。如今这一领域的研究已颇具成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