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作者简介:
周中之,上海师范大学;潘文岚,上海师范大学;苏令银,上海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学术版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它包括:在拉动消费需求、繁荣经济的同时,如何将消费伦理观念的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青春偶像”,培育良好的人生心态,正确地进行人生定位?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扶正”功能,让网络中出现更多的为青少年所欢迎的形式和内容?作者提出了从大众文化入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即要突破传统的将大众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的观念;加强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联动;德法并举有效监督大众传媒的运行;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强化网络道德教育与心理疏导。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首先,大众文化在拉动消费需求、繁荣经济的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要将消费伦理观念的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实现身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要建设这样一个社会,必须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的犯罪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就其主观的原因来说,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追求物质享受而又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是犯罪的温床。当我们作为一个教师走进大墙内,对违法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因为追求享乐和高消费而走入歧途的。劳教所的干警还将高消费和青少年的犯罪之间的关系作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探索出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有效途径。

      在金钱享受和人生价值观方面,青少年的认知教育和知行统一教育需要加强。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少将消费伦理观念的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消费教育往往纳入到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财结合在一起,削弱了消费教育的伦理意义。社会要发展经济,企业要通过广告宣传,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新潮,消费更多的商品,接受高品位的服务,获得人生的享受,这不能不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和减少广告消费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之间,在城市GDP增长和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之间,如何获得双赢,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研究。

      当前,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道德教育。在节约意识和行为上,当代中国公民中的中老年人和青年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老年人大多数在生活上比较节俭,精打细算,这与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与长时间受到勤俭节约教育的人生阅历有关。而反观青少年,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追求时尚消费,节约意识淡薄。许多人是独生子女,父母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信念,千方百计地为子女的高消费提供经济支持。

      对青少年的节约教育,要建立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基础上。这种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更是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要让青少年接受现代健康的消费观念,不仅从经济价值、道德价值上接受节约观念,也要从生态价值上接受节约观念。消费道德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解上,接受循环经济的再生产品,自觉支持消费废弃物的分类清运,也是其中的内容。

      其次,青少年追求理想,渴望成功,但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出人头地,甚至“一夜成名”。大众传媒的造神运动使一些青少年走入了人生的误区。因此,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青春偶像”,培育良好的人生心态,正确地进行人生定位。

      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地进行人生定位,在各个职业岗位上各得其所。但青春偶像在被大众传媒超高速、超地域地传播的同时,也被大众传媒极度地夸大和神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大众传媒进行着青春偶像的造神运动。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又是如此巨大,因此,在青春偶像制造、传播中全社会更应该强调传媒的道德责任。从大众传媒对“超级女声”的报道中,我们发现大众传媒对商业化的“超级女声”造神和推波助澜作用大于其节目本身的艺术含金量。而当下大众传媒为配合商业文化而出现的青春偶像的造神行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极大的误导。这表现在:第一,强化了浮躁和投机心理,使青少年误认为一夜成名是人生的普遍规律,误导青少年幻想“出名要趁早”,削弱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生信念;第二,把人生的成功等同于“当明星”,似乎人生的成功只有一种模式,一条道路;第三,使青少年误认为只要善于“作秀”,就能获得成功,而思想道德素质被忽视了。

      青春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现象,简单地批判它,是不科学的,要否定它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引导它。“超级女声”是一场商业炒作,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负面作用。中国需要明星,但也需要千千万万在普通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从个人的情况来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也不是都适宜当明星的。大众文化传媒影响了青少年的心态,使他们在人生定位上发生困惑。要研究如何引导青少年在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同时,清醒地分析自己的特长和社会的需求,正确地进行人生定位。社会也应该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树立各种类型的(包括科学家到普通劳动者)人才榜样,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再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要是“祛邪”的工作,“扶正”的工作还很薄弱。当前,青少年的“网瘾”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问题的解决还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要充分发挥网络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扶正”功能,让网络中出现更多的对青少年有益并为他们所欢迎的形式和内容。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我国现在每年近亿上网人数和每天3亿条短信发送者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力。网络由于其快捷和便利的特征,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带有很强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如果管理不好,一些有害信息就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有的青少年因此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