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今天的中国道德教育领域,“交往”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在cnki的“教育与社会科学辑专栏目录”上搜索“交往”,查到文章963篇(截止2006年10月31日)。大部分研究者在分析问题时,倾向于站在理论的绝对高度,用一种近乎纯美的眼光,对“交往”的内涵提出多种界定,对“交往”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诸多理想化的阐释,许下种种诺言。 例如:“将交往引入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人与人之间意义的同构,人对人的理解,企图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一句话,教育中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交往的角度看,正是两个主体(如学生和老师)的共存才形成主体间的‘共生’与‘同构’,从中生成教育内容。”[1] 道德教育是人类在“生活世界”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往行为。即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主体,根据一定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共同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及有效性的道德规范,以语言符号形式的教育资料为媒介而发生平等的相互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对话沟通而达到他们之间对道德教育目标的相互“理解”和“一致”,从而共同提高双方的道德、思想、政治和法制几方面的素质。[2] 道德交往作为一种精神交往,具有一般精神交往的共性,但我们更重要的是研究它的独特性。它具有实践—精神性、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和整体性。[3]“将交往理论引入德育中来,是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德育,从人与人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从高扬人的生命性的哲学理念来探寻德育理论研究,为德育理论研究寻找一个新的生长点。这恰是从哲学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变,是从主客二分向主—客—主转变,是传统德育体系向现代德育体系转变的哲学和人学基础。”[4] 可见,在道德教育中,“交往”大势所趋,“交往”势在必行,“交往”势不可挡!“交往”已经被当作了万验灵药,具备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效力,立竿见影、百试不爽。然而,这种纯美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弊端,用它来审视和指导道德教育,在老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往往还会产生更多的新问题。“交往”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时髦词语,的确很能吸引眼球。但问题是:理论的美仑美奂并没有阻止现实中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低靡。“交往”是高悬半空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在交往理论畅行天下的时代,我们在现实教育中看到的往往是种种不成熟的交往、不成功的交往,甚至是变形的、变相的交往。我们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理论要高于实践”、“理论要观照实践”、“理论要指导实践”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了,我们不能再仅仅停留于一种又一种完美无瑕的“交往”理论的玄思建构之中了,我们不能再固执地抱着“不怕现实有多残酷,只怕理论不够完美”的坚定信念一味抬头望天而不管脚下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现实与理想两种维度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对道德教育中的交往问题做出层次上的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四个交往层次的划分 1.第一层是以客观自然为基础的交往层次 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的相关问题。“自18世纪以来,在自然科学的凯歌行进之中,人们以为这个世界已毫无神秘性可言了,实际上,无限的大自然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现代人的张狂。”[5] 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人只能、而且永远只能扮演仆人的角色。即使是我们常常说的“对自然规律的发现、遵循和利用”,这也绝不是我们“征服”自然的佐证。它只不过像讨好主子的奴才得到主子一份小小的赏赐一样,根本不值得张狂。大自然是不可征服的,还记得恩格斯的那句话吗:“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 自然是人类永远无法征服、无法操纵的无限存在,自然永远隐匿着无限的未为人知的奥秘,从而永远具有惩罚人类的力量,人类永远不可能在自然中为所欲为。对于大自然,我们只有保持奴仆般的敬畏,——这种敬畏并不可耻。 2.第二层是以感性欲望为基础的交往层次 这是现代社会个体间交往的主要特点。现代价值谱系中处于最突出地位的三种价值是:快乐、物质财富、金钱。后两者实际上是实现前者的手段和条件,而感性欲望的满足、感官的快乐在时下看来则是天经地义的。“在物质欲望的挤压之下,所有的精神价值,从哲学层面来说,如上帝和乌托邦等等,从日常生活层面来说,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都失去了魅力,被排挤到价值空间的角落。”[7]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从社会流行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就可见一斑。大众关注的是表面的、外显的、快速的东西,那些“面壁十年图破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学与为人态度,遭到了无情的哂笑和嘲弄。现代社会的核心是钱和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又为人们的欲望膨胀提供了快捷的途径。这种以感性欲望为基础的交往必然要追求物质功利而排除道德精神。“现代性的教育重视的是生活娱乐化的能力,而不是生活的内容和生活目的,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实质上并不在现代性的教育的视野之内。”[8] 在这种情况下,“当个有钱人”成为男生们的目标,“嫁个有钱人”则成了女生们的梦想。[9] 3.第三层是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交往层次 感性欲望与工具理性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中间有物质作为连接,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现代人任意地把自己置放在祛道德化的生活中,方向感的失去和价值感的物化使得道德生活成为偶然性的作为。这可能对他人、对自我的存在隐藏着危害。这就是现代生活失去道德意义即‘祛道德化’带来的道德危险性。”在“祛道德化”的今天,人们看重的是行为(更具体一些说,就是“动作”)本身。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具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制的新加坡,出现了以希特勒为偶像的中学生[10]。既然道德已经缺席,为了避免“不良因素”先入为主,教育者就只能投靠市场了,今天的中国从小学到大学以致社会涌现出的“道德银行”就是一例。“道德银行”把志愿者服务、做好人好事都量化成“道德币”,存入“银行”,让道德成为不断积累、不断增加的财富,也可备将来之需。它将个人的志愿行动、奉献情怀变成了可以存取、生息、交换的经济行为,用符号代替了精神。这是只有在今天社会才会出现的“独特”的风景。这道风景,就是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