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要走怎样的道路?工业文明历时几百年,已经有成熟的经验和道路,照着这样的路走自然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全球生态危机表明,这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到顶峰而开始走下坡路了,继续照着这条道路走已经没有了出路,取代它的一定是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为什么要走生态文明之路?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全新的问题。中国人真正走自己的路建设新文明,需要智慧和创新,包括价值观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特别是人类实践创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行动。 本栏目发表3篇论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全面转型”;“生态文明的理论品质及其实践方式”;“生态文明与绿色消费”,从不同的视角研讨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期望有更多的学界同仁参与生态文明研究,发表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建设人与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 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08)05-0061-06 20世纪中叶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它标志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人类将走向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学术思想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随之起步。至今这种研究大多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人们怀着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批判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和行动。但是由于没有超越现有社会发展模式(工业文明模式)的实践,这种研究显得无力和脆弱。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日程。它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建设生态文明将成为人民大众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将促进世界史一个根本性变革时代的到来,实现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转型。 一、哲学世界观转型 现代哲学强调主-客二分,以分析性思维指导人类实践。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式中,人是主体而且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客体,作为客体只是人利用和改造的对象,强调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宣扬斗争哲学,主张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2.强调分析性思维和线性思维。它认为事物的动力学来自于部分的性质,部分决定整体,例如工业文明的社会,在社会层次,资本(资产阶级)决定社会发展,以资本为中心;在生态层次,人决定自然,以人为中心。这种哲学注重首要与次要之分,强调首要的并以它为中心。 3.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理论上它表述为:人是宇宙(世界)的中心,因而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但在现实中,人是具体的个人,或某种利益群体。因而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是个人中心主义,从来都没有而且也不是以“全人类利益为尺度”,而是以“个人(或少数人)利益为尺度”,即从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出发。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世界观,是20世纪人类行为的哲学基础。 而生态文明哲学强调“人-社会-自然”是有机整体,主张人与人和解、人与自然和解。它将实现三个方面转变。 1.哲学世界观转变:确立生态哲学,有机论世界观。生态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在这里,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主体,同样是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世界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调控、自己发展的性质,因而它朝有序和价值进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我们的有机世界,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比部分重要,事物的动力学来自整体而不是来自部分,即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第三,有机世界虽然由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以整体性为主要特征,事物的关系和动态性比结构更重要,因而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以什么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价值观转变:确立有机整体主义价值观。地球上不仅个人和团体有价值,而且要承认全人类的价值,承认子孙后代的价值;不仅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生态哲学的价值观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人统治自然。它的本质是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它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3.思维方式转变:工业文明的哲学强调分析性思维,特别是以线性非循环思维指导人类行为。新的思维方式是生态学思维,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非线性和循环的动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思考和行动,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恩格斯指出:“只有那种最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最充分适应本世纪全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哲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时代变了,哲学体系自然也随着变化。既然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结晶,是文化的活生生的灵魂,那么也迟早总有一天不仅从内部即内容上、而且从外部即从形式上触及和影响当代现实世界。现在哲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而世界则成为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正在深入当代人的内心,使他们的心里,充满着爱和憎的感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