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8)03-0069-06 考究历史和现实,往往令人困惑:为什么某个国家在一历史阶段道德风尚良好淳美,而在另一历史阶段却腐败堕落而出现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国民品德高尚,而另一些国家的国民品德败坏?在这些道德现象的深处是否有规律可循?是的,任何现象都是某种规律或本质的表现,绝对不存在不表现规律或本质的现象。隐藏在这些国民品德高低变化现象背后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谓的品德规律,亦即品德高低变化规律,亦即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人们的品德高低发展变化规律;其中颇为重要的一个就是“德道律:国民品德与道德优劣的内在联系”。对于这一规律的研究将使我们看到,奉行优良道德等制度建设乃是提高国民总体品德的重要方法。 一、德道律:国民品德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一个国家国民品德高低变化,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快慢、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和政治的清明以及科教文化发达与否,而且——最为直接地——取决于该国所奉行的道德之优劣。因为品德亦即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的道德人格,完全是遵守或违背道德的结果;而每个人究竟遵守还是违背道德,无疑直接取决于道德本身的性质,取决于道德本身之优劣:道德越优良,便越易于被人们遵守,人们的品德便越优良;道德越恶劣,便越难以被人们遵守,人们的品德便越败坏。那么,究竟为什么道德越优良就越易于被遵守? 原来,道德终极标准是衡量一切行为之善恶和一切道德之优劣的唯一标准;而道德终极标准不过是道德最终目的之量化。道德最终目的的研究表明,道德与法律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的崩溃和每个人的死亡)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利益的增进),因而是净余额为利的害,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害和恶:道德手段是压抑、限制每个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道德最终目的是保障社会——亦即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法、政治——的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的个人利益。 因此,保障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法、政治的存在发展,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亦即道德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之比值——便是评价一切道德优劣之标准:哪种道德对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少、促进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保障人际交往的自由和安全的系数最大、使法和政治最优良、最终增进每个人利益最多、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最大,哪种道德便最优良;反之,则最恶劣。这就是说,不管是哪种道德,不管它如何不理想不漂亮,只要它对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较少,又能够把经济搞上去、能够让文化产业繁荣起来、能够保障人际交往之自由和安全、能够造就优良的法和政治、能够较大限度地增进每个人利益,从而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较大,那么,它就是比较优良的道德。反之,不管它如何理想漂亮,只要它对于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较重,使经济停滞、文化产业萧条、人际交往得不到自由和安全、法和政治恶劣,最终使每个人利益增进较少,从而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较小,那么,它就是比较恶劣的道德。 于是,道德越优良,它给予一个人的压抑和损害便越少,而给予一个人的利益和快乐便越多;因而人们遵守道德、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便越强大,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从而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道德越恶劣,它给予每个人的压抑和损害便越多,而给予他的利益和快乐便越少;因而人们遵守道德、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便越弱小,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弱小,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弱小,以致难以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从而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弱小,他们的品德便越低劣。因此,在《为什么是道德的》学术专著中,巴姆对于“为什么是道德的?”回答道:“因为这是你最想要的东西”。但是,他马上补充道,他所说的道德乃是一种“长久说来能够为每个人自己造成最好结果”的道德[1](Px)。反之,道德“只要是一种挫败人的愿望的东西,那么,它就不会是人想要的东西,或者说,它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最想要的东西。”[1](P11) 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社会所奉行的道德对人们的要求越高,人们的品德往往反倒越低;而对人们的道德要求较低,人们的品德往往反倒较高。这岂不就是因为,高调的道德可能恰恰就是恶劣道德,而低调的道德却可能偏偏就是优良道德?试想,为什么国民品德败坏往往竟会与最高调的道德——利他主义道德——如影随形?岂不就是因为利他主义——亦即将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道德总原则理论——道德是最恶劣的道德?一方面,利他主义道德是对每个人的行为的道德要求最高的道德:它认为只要目的利己——不论手段如何有利于社会和他人——便是不道德的,从而把道德的最高境界“无私利他”当作唯一道德的行为。这样一来,利他主义道德便是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严重的道德:它侵犯、否定每个人的一切目的利己的欲望和自由。另一方面,利他主义道德否定目的利己、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就堵塞了人们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因而是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最为缓慢的道德。合而言之,利他主义道德便是给予每个人的损害最多而利益最小的道德,便是给予每个人的害与利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因而也就是最为恶劣的道德。这就是奉行利他主义这种最高调的道德的社会,为何反倒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人们遵守这种对自己损害最多而利益最小的最恶劣的道德——从而做一个这种道德所要求的“无私利他”类型的好人——的道德欲望必定最少,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