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8)04-0046-06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看,具备和谐精神的典型人格正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因为依孔子等人的言论,君子一般是用“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张岱年语)的思想来处理天人、人我、身心和主客我的关系,这样,君子人格实际上既具有仁爱、平等、尊重、宽恕等人格特质,且具共生取向、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既然如此,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在当代中国德育心理学研究中落实和谐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随着文化心理学(广义的)的兴趣,探讨人格心理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文化差异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其中,对不同文化所推崇的人格类型这一主题,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学人的重视。在这一问题上,孔子早已提出了对后世中国人做人风格影响深远的“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 所谓“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是指主要以德行高低(兼顾才智大小)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种人格类型的一种观点。在这里,“君子”意指“有才德的人”[1],“小人”意指“无德之人”[2]。据杨伯峻的研究,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3],其中,意指“有才德的人”的“君子”共106次,意指“在高位的人”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共出现24次,其中,意指“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3](218)。由此可见孔子对“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重视程度之高。 综观《论语》里记载的孔夫子言论、孔门弟子的相关言论以及明显受到孔子思想影响的其他流派的著作,孔子判断一个人是在做“君子”还是在做“小人”的标准主要有13条: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凡基本上具备这些素质者就是君子,反之,就是小人。为了让读者准确而系统地把握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13条标准,有必要对它们一一进行细致的梳理。 1.仁 孔子明确主张君子是仁、智、勇三者的完美统一。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3](155)这里孔子主要是从“全和无”而不是从“大和小”的角度立论的,孔子的意思是:至仁之人才无忧,至知之人才不惑,至勇之人才不惧;而不是说:小仁之人就可无忧,小知之人就可不惑,小勇之人就可不惧。此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稍后的《中庸》将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4]。可见,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必须坚决、持久地保持,有时甚至要不惜牺牲生命去维护。因此,孔子才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163)因为一旦抛弃了“仁”,君子也就不成为君子了。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36)此思想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如孟子曾说: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君子的内心所向不同。君子一门心思全在于仁和礼。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他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对于君子而言,不是仁爱的事情不做,不是合乎礼节的事情不做。如果能这样,即便有时遇到飞来横祸,君子也不会由此感到痛苦[5]。 那么,仁的实质是什么呢?君子怎样在行动中去践行“仁”呢?在孔子看来,首先,“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爱人”,一个人若能以爱心待人,也就是在行仁了。因此,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131)其次,“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孝悌”,一个人若能行孝悌,实际上也就是在行仁了。所以,深得孔子思想精义的有子才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2)再次,仁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从眼前的事实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重要方法。因此,当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65)最后,身为仁者还要具备恭、宽、信、敏和惠等五种素质。据《论语·阳货》记载,当“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18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187)君子既然具备上述仁的素质,自然不执著于一己之私利,也就愿意“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3](129)。在与人发生误解或矛盾时,君子自然是反省自己言行中的不足,这样,才有所谓“君子求诸己”[3](166)的说法。 与君子相反,小人虽可能也会爱人,不过,小人只是爱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且往往优先考虑的是保全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顾惜他人的利益,这样,小人自然不愿意做“成人之美”的事,相反,喜欢做损人利己的事,即“成人之恶”。小人既然将自己看得如此之重,一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总觉得自己简直是真理与美德的化身,过错都在他人身上,自然只会“求诸人”[3](166)。 2.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义”和“利”这一对重要范畴的含义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对关系密切的含义:一是当“义”总指道德品质时,与此相对的“利”一般指经济利益;另一种是当“义”指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时,与此相对的“利”一般指少数人甚至个人的私利。做人必然要与“义”和“利”打交道。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义”,那么,此人就是在做君子;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利”,那么,此人就是在做小人。因此,孔子明确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39)同时,据《论语·阳货》记载,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答道:“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190)可见,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其后,孟子、墨子和荀子等人都继承了孔子力倡的君子“尚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