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8)02-031-04 环境是一种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或者一种行为得以发生、进行的重要的条件。道德环境是道德行为得以进行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道德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然而,许多事实表明,我们的现实社会并不是缺少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而是缺乏一个把公德意识转化为公德行为的良好的道德环境。 一、“破窗理论”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启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1]破窗效应在现代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个很干净的场所,行人往往不好意思乱丢东西,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后,人们往往就会毫不犹豫地乱丢杂物,甚至垃圾堆积如山,丝毫不感到羞愧。排队的好处尽人皆知,说起人家排队的习惯和风气,人人羡慕。可是,知道归知道,羡慕归羡慕,真正到了需要自己排队的时候,有些人却又往往不去做。为什么呢?有人说了:“我排队,别人不排队,我不是吃亏了么?”“我最烦不讲秩序的,可有的时候别人都抢,上不去车的总是自己,最后也就只能跟着挤了。”很多时候,不少人的公德意识就是被这种“被迫从众”的心态给抵消了。这就是一个环境和社会氛围的问题,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公德认知与公德行为产生了分裂。 破窗理论给我的启示有以下三点:一是外部道德环境存在瑕疵,使得行为人的不道德行为有合理化的借口,在此情形下,人们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很难践履社会公德。二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只有及时修复外部道德环境的瑕疵,才能防微杜渐,给将要从事不道德行为的人施加压力,有利于社会公德的践履和实现。三是加强外部道德环境建设是治标之举。在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里,在良好的社会和道德氛围感召和压力下,人们往往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而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社会公德环境不仅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制约着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取向,对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起支撑作用。同时它也是社会成员践履社会公德的氛围、条件和场所。良好的进步的公德环境能在社会上形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氛围,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心灵,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不良的落后的公德环境形成一种庸俗、病态、污浊的道德氛围,助长种种不道德行为,损害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 从破窗效应在社会公德领域的广泛存在可以看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人们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也不是故意不去遵守社会公德,而是因为践履和实现社会公德的环境匮乏。优良社会公德环境的缺乏势必影响社会公德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阻碍社会和谐的进程。因此,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公德环境无疑是解决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出路。 二、社会公德环境匮乏的原因分析 社会公德环境是指影响制约社会公德发展变迁的社会因素的总和,它是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进行道德活动的基础、氛围和条件。其主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风气、习俗氛围、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等,是由这些因素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社会公德环境的整体。 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由诸种因素构成的大系统,公德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就主要方面而言,公德环境主要受社会有机体内部之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环境是其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政治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环境涉及面很广,内容丰富,主要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于主体周围、影响主体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性成果的总和,涵盖全部精神产品及物质产品中的精神因素,既包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科技教育、宗教哲学、法律规范、文学艺术,又包括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交往方式,还包括凝结文化观念的物化形态以及各种有丰富内涵的人文景观。[2]道德环境是文化的直接表现,道德环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诸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公德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制约社会公德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