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价值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茂堂 湖北大学道德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武汉 430062 李伦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教授 长沙 410081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价值方法论研究是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论域。在哲学的全部问题中,没有哪一个问题像价值问题那样与方法论紧紧地关联在一起。价值问题在西方首先被提出明显是出于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批判;中国当代价值哲学在兴盛之后一度陷于低迷明显是因为方法论的局限;未来价值哲学的深度发展只有寄希望于研究方法的重构。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3-0061-03

      在哲学的全部问题中,没有哪一个问题像价值问题那样与方法论紧紧地关联在一起。价值问题在西方首先被提出明显是出于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批判;中国当代价值哲学在兴盛之后一度陷于低迷明显是因为方法论的局限;未来价值哲学的深度发展只有寄希望于研究方法的重构。

      一、西方价值问题的提出与方法论的自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洛采、文德尔班、李凯尔特试图将价值与评价问题置于哲学的中心地位。以价值作为最高范畴,认为哲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一般价值的学说,并且只有作为价值的学说才能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价值问题在那个时候被凸现出来的呢?我们认为,那个时候价值问题被凸现显然是一种方法论的自觉。

      西方哲学一直有一种源远流长的科学崇拜传统。西方哲学一开始,就与科学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以“爱智”为目标,“爱智”就是“爱真的知识,爱真理的知识”。近代是自然科学的时代,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和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促使科学成为一切学术的范式。近代哲学力图在所有知识领域贯彻自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把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看成是真理和智慧的惟一合理形式与统一所有知识部门的基础,形成了物理主义的世界观。自近代以来,哲学研究以自然科学主客体关系模式为典范,越来越趋于技术化、专业化、理性化,以至严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脱离时代所面临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问题,并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导致了人与社会关系的破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西方哲学的发展逐渐暴露出自身的方法论弱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哲学深入发展的需要。这是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严重危机和困境。

      反思这场危机,人们发现,在客观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世界。于是,“是怎样”的问题就变成了“应当怎样”的问题。“应当怎样”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这是哲学经历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价值哲学的基点。价值哲学的出现,意味着知识论框架内言说价值的不可能性,也意味着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失败,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必然。哲学的根本问题乃是人本身的存在问题,它所关切的只能是那种未定型的开放的作为价值性存在的人自身,因而它只能是关乎人的生存和意义的价值论。价值概念所统摄的问题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域在19世纪末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西方哲学在向前发展的艰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面对事实的自然科学和面对价值的人文科学的区别。简单地说,这意味着人的世界不再被当作僵死的空间化的存在,而是被看作活泼的创造之流,因此不能用研究物的方式研究人的世界。研究价值问题有一个逻辑前提:人的世界是自由的,具有选择的可能性,选择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价值选择。冯平指出:“这一逻辑前提的高层理论背景是:人类活动不同于自然界的运动,不能用研究自然界的方式研究人类活动,不能用研究物及其运动方式研究人的活动。”①显然西方哲学关于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的讨论完全是从方法论上提出的。事实的判断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价值的判断则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关于事实世界的知识是事实知识、理论知识,属于自然科学;关于价值世界的知识是价值知识、实践知识,是超科学的。西方哲学价值问题的提出表明,科学的主客关系模式已经无法容纳对人类生活价值问题的研究,不是可以说明任何问题的普遍有效的方法论模式,不具有一般价值论方法的意义。事实上,此后的现代西方哲学就是要把哲学从科学的主客关系模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怀特海说:“把哲学和科学截然分开是大多数20世纪重要的哲学的特征。”②正因为有了这种方法论的自觉,现代西方哲学便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和突破。

      二、中国价值哲学的低迷与方法论的困境

      建国以后,我们哲学的基本定位应该说是拟科学的,是典型的根深蒂固的知识论、真理论体系。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推动了人们去反思原有的认识论、真理论体系,于是有了价值论在当代中国哲学界的兴盛。价值论的兴盛给困惑中的中国哲学带来了新生与希望。关于价值问题的研究甚至成为1980年以后我国当代哲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方面。

      但我国学者研究价值问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切入的,进一步说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切入的。不少人把价值范畴作为认识论范畴,在认识论范围内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价值与认识、价值与真理的关系问题。如刘奔、李连科1982年9月18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略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认为价值具有客观性。因为不仅客体是客观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而且主体(人)的需要也是客观的。文章还认为,不把握客观真理,就不可能实现任何价值。李德顺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上发表《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认为真理和价值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主客体相互关系的认识论基本范畴。该文还认为,价值是以主体的一定需要为准绳来衡量的客体效用,即能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客体态势。有学者在《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发表《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认为价值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还有学者发表《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文章认为:“价值是主体(S)与客体(O)之间的关系,即V=V(S,O)是主体与对象的二元函数。”《世界的意义——价值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版的第一本价值哲学著作,该书认为价值来源于客体或外部世界,认为外部世界同人的主体需要的关系就叫价值关系,价值属性是客体身上的一种属性,是主体的物化或对象化。价值是客观的,不仅物质价值是客观的,精神价值也是客观的。该书还把价值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而且物质价值又分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价值哲学》一书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功效或效应,或者说是客体属性与功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该书将价值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人的价值四类。种种情况表明,主客体关系模式依然是中国当代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模式。恰如有学者总结指出的:“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价值哲学研究,坚持价值的客观性。认为价值是主客体关系范畴,从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出发理解价值,强调主体需要不同于欲求、想要,是客观的,所以价值是客观的。”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