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

作 者:
卢风 

作者简介:
卢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对比中国传统文化,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清楚地看出现代文化的反自然倾向。正因为现代文化是反自然的,所以它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危机是现代文化引发的最严重的危机,这一危机迫使我们追问:人类能否以文明的方式与地球生物圈和谐共生?生态文化(或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在理念层面,生态文化必须超越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制度层面,必须限制市场的作用;在技术层面必须实现由征服性技术到调适性技术的转向。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是悬挂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文化是律动着的人类生命之流。广义的“文化”与历史学家所说的“文明”大致同义(本文把“广义的文化”看作“文明”的同义词),指人类超越动物界而取得的一切成就。学界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观念。笔者主张把文化分析得更细致一些,分为七个维度:器物、制度、技术、风俗、艺术、理念和语言。如此划分决不意指文化真的可以被切割成七块,实际上文化是整体性的,其各个维度始终处于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清晰地发现现代文化的整体功能和发展方向,能较全面地认识人类正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亦能较清楚地展望人类文明的前景。本文将用文化分析的方法说明,现代文明是不可存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文化的特征和整体功能

      现代文化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典范的,也可称之为资本主义文化或工业文明。它发端于欧洲17、18世纪,当前正在全球扩展。能在全球扩展的文明或文化,只有这一种。可通过表1清楚地审视现代文化的各维度。

      表1

       器物 工业体系生产的工业品,其特点是难降解,

      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

      以现代科学为知识资源的征服性技术,有

      强大的征服力

      现 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制,激励人们追求

      代 自我利益最大化,要求尊重人权

      文 风俗

      不断变化的、祛道德的时尚,消费主义时

      化 尚,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

      艺术

      商业化的大众艺术

      理念

      个人主义、快乐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

      消费主义、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语言

      英语是准国际语言

      现代文化的各个维度互相关联、互相支持(不排除偶尔的相互冲突),形成了巨大的整体功能和征服力量。这里所说的“征服力量”既指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征服力量,又指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在殖民主义时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竞相征服前现代化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化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个人主义使人们重视个人权利,却使人们比较容易忽视对他人、社会和世界的责任。实际上,个人主义严重遮蔽了人们的视界,使人们无法认清人类应对地球生物圈所负的责任。快乐主义、经济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快乐主义要求人们把感性快乐当作人类追求的终极的善,经济主义要求人们把经济增长当作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物质主义则要求人们超越基本需要① 的界限,以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关系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物之间没有道德关系,人类道德与自然之整体秩序也没有任何关系。对自然事物,人类能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必有任何道德顾忌。科学主义则告诉我们,只有实证科学提供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世界就是科学所描述的那个样子。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知识将越来越逼近对全部世界奥秘的把握,从而人类将越来越能够在宇宙中为所欲为。

      现代社会制度,即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治,就是根据如上理念设置的。② 它力图保障人权,激励人们追求“消极自由”,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激励人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一言以蔽之,它激励人们的物质贪欲。制度的激励作用不同于单纯意识形态的劝诱,制度的激励作用与其规范、惩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制度一边激励着时代的弄潮儿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一边胁迫那些能享受“孔颜之乐”的人们就范,如果他们过于顽固,会被毫不留情地排挤到社会的边缘。

      这种视经济增长为最高目标的文化,势必极端重视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同时推动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容的快速变化,于是现代社会再也不能保持传统社会的那种有浓郁道德意蕴的、长期不变的风俗。事实上,现代风俗就表现为不断变化的时尚,它从属于“资本的逻辑”,商家和媒体强有力地操纵着时尚,从而使时尚成为商业促销的背景条件。如中国人本不过什么圣诞节、情人节,但如今的商家和媒体每年都会制造圣诞节、情人节气氛,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在传统社会,风俗是“内在制度”,③ 是维系道德的重要机制。现代风俗因沦为商业促销的背景条件而呈现较强的祛道德倾向,即现代时尚与道德无关了,于是风俗不再具有维系道德的作用了。在现代时尚的催促之下,人们不可能再像传统社会的人们那样勤俭节约,如一件衣服即使穿破了,还要派做它用。现代人的消费必须紧跟时尚,衣服穿上一两年就必须更新。消费社会不接受勤俭节约的守财奴,因为他们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增长做贡献,能赚会花的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是不落后于时尚的人。

      现代艺术也从属于商业,它帮助商家包装商品和服务,它以商业化的方式创作并传播,其从业者更看重的是艺术实践之外在的善——金钱,而不是内在的善。④ 它在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传播着现代文化的理念,如快乐主义、消费主义、经济主义等。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波德里亚曾以耶路撒冷一次商业性的艺术展为例,概括了艺术的商业化特征,艺术作品在商场中展出,“艺术作品摆脱了几个世纪以来被人们当作唯一物品和特权时刻而被限制于其中的处境”。艺术品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因为它可以被大量复制,从而可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要。“艺术也浸泡在工业时代之中”。⑤ 现代艺术就浸泡在商业的海洋之中。

      现代技术以现代科学为知识资源,科学在文化中处于理念层面。现代科学设定主客二分,把非人事物设定为没有主体性的对象,人作为认知主体是疏离于认知对象的。现代科学奉行还原论的方法,重分析,而不重综合(或综合不够)。还原论的科学认为,认知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构成单元,如基本粒子、场等,便从根本上认知了世界,任何知识探究都应该以物理学为榜样。以这样的科学为知识资源的技术是征服性的技术,即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为目标的技术。其特征是能运用巨大的能量(如发射航天飞机),能进行准确的控制,能消灭不合人意的自然物(如杀虫剂),能产生巨大的毁灭生命的结果(如核武器),甚至能毁灭地球生物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