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伦理思想管窥

作者简介:
昆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081) 多里坤·乌斯满江,新疆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乌鲁木齐 830000) 刘佳宁,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2004级本科生。(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彝族人民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感,它是维系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彝族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主要精神来源。彝族伦理思想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文章对彝族民间文学、人生礼仪、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从中大致可以管窥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概貌。彝族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伦理思想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其积极成分,无论是对彝族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7)04-0038-09

      彝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彝族人口约7762286人,是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分布状况为大分散、小聚居,多数居住在高山和半高山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各地的彝族或与其他民族联合的自治县、民族乡等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

      历史上彝族的族称繁多。在汉文文献中,彝族先民在先秦至两汉时期称为“巂”、“昆明”,汉晋时期称为“叟”,南北朝至唐初称为“爨”,唐宋时称为“乌蛮”或“东爨乌蛮”,元、明、清时期称为“罗罗”等。据不完全统计,彝族有35种不同的自称和44种不同的他称。自称如“诺苏濮”、“纳苏濮”等,他称如“黑彝”、“土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古代礼器“鼎彝”之“彝”,作为民族的通称。关于彝族的起源,史学界众说纷纭,主要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濮人说、土著说等几种,其中以北来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认为彝族是古代羌氐族群中南下的一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大方言。彝族至今尚未确定全民认同的标准语言。彝文是彝族先辈很早创造的一种超方言的音节表意文字,史称“爨文”、“韪书”、“老彝文”等。

      彝族伦理思想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彝族伦理思想作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贯穿在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起着法律强制和经济手段所起不到的教育、示范作用,是彝族数千年文明的积累沉淀,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伦理思想宝库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彝族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伦理思想

      (一)视崇善憎恶为彝族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

      善与恶,是伦理思想与道德观念中最基本的范畴,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基本标准。善良淳朴、爱憎分明的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对善与恶的划分有着明确的界限:他们追求、热爱美好的事物;憎恶、唾弃丑恶的现象。“百事善为首”,被彝族人民视为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

      彝族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宣传了人们扬善抑恶的伦理思想。据彝文著述中记载,早在相当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彝族先师举奢哲就十分重视做人必须要有最基本的善恶观。他在《经书的写法》中说:“人生在世时,好事要多做,坏事要少行;善事要多做,恶事绝不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彝族先人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善恶观,并以此劝诫他人要戒恶扬善。明代水西彝族地区的许多碑记中也都宣扬了行善的思想。许多碑文的记载都反映了彝族人民把修路、建桥等视为“行善”,是十分高尚的事,其子孙也会受到“荣荫”。如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就记述了一对母子捐资修路建桥,因为做了善事而心满意足,想:“善者心怀于黎民,有了善念,为人诚朴心直,就增长寿龄……就没有什么贪求了。”这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无疑对彝族人民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做善事的人,心地坦然,因造福他人而心满意足,别无贪求,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彝族老人在弥留之际,也总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会为多做善事而感到欣慰,也会为做了错事而自责不已。“善”成了古代彝族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的崇高目标。

      现代彝族社会中,依然传承并沿袭着崇善憎恶这一美好品德的道德传统。彝族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会教他们分辨善恶是非。对于做了善事的孩子,父母会夸奖鼓励;对于做了错事的孩子,父母会严厉批评。父母把崇善憎恶的思想教育贯穿在孩子的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懂得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和伦理规范,并以此指导着他们成长的一生。

      彝族人十分敬重品德高尚的人。德行好、行善事的人在彝族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人们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他、信任他,喜欢与他交往;而对于那些品德败坏、行为恶劣的人,人们会远远地躲开他们,也不许自己的亲人靠近。

      (二)视尚礼好客为彝族社会的传统美德

      注重礼节、热情好客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优秀伦理思想和传统美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彝族,当然也不例外。

      彝族是一个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除了举行各种人生礼仪、宗教祭祀等活动时要遵守特定的程序、礼节、仪轨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彝族人也十分注重礼节,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规范。譬如,彝族在对他人的称呼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长幼之间,谁长谁幼,不仅论年龄,还要依据父家谱牒或母系谱牒的长晚来定,不许叫错,否则会被视为极大的不敬,连家庭成员也会因此而蒙羞,被认为缺乏教养、乱了伦常。其他民族的人在同彝族的交往中,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注重礼仪、礼节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彝族人行为活动的规范性作用。

      同时,彝族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待客如敬神,上门即为客。”堪称是彝族热情待客的真实写照。的确,只要到了彝族地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都会被视为上宾而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彝族人平时并不杀牲,但是当客人到来时,他们会敬献牛、羊、猪、鸡等作为款待客人的最丰盛的食品。在杀牲之前,主人会把活的牲畜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之后再进行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吃饭中间,主妇会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等客人吃光就要随时添加,表示待客的至诚。客人走时,主人都会热情挽留,若挽留不住,还会奉上送客菜。此外,酒是彝族人待客的见面礼。给客人敬以“三道酒”,是体现彝族人热情好客的传统礼节。

      彝族人在接待客人时,讲究体面。使客人满意,让客人吃好玩好,尽到地主之谊,是彝家待客的标准。如果有招待不周的地方或者没有拿出最好的、最丰盛的菜肴,会被认为是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不仅损坏了自家的颜面,而且也损坏了家族的名声。

      尚礼与好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注重礼节的民族,必然在待客方面也时刻体现出文明礼貌,并力求细致入微,把客人招待周到。同样,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在招待客人时也都会有自己传统的方式与礼节。尚礼与好客是密不可分的。在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无不渗透着尚礼与好客的优秀伦理思想和传统美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