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 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08)05-0031-06 一、问题缘起 本文的写作缘起于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思考。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从反思“教科书哲学”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范式也呈现多样化,有主张“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解读范式”①,有借鉴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范式”②,有面向现实的“实践研究范式”③,等等④。当然,这些研究范式及其研究成果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叉的。研究文本的并非忽略当代的实践,“实践研究范式”也并非忽略文本研究。只不过由于学者精力所限和个人的学术研究旨趣不同,从而他们的研究方式和关注点有所不同。这样无意识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如果从研究数量上看,确实是百花齐放,应该令人欢欣鼓舞(说是应该,实际上没有);如果从质量上看,大家却认为鲜有原创性的成果,难以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大家甚至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于“自我放逐”而被边缘化的迷茫和不满[1]。从大家的讨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化(大概指对马克思和“西马”的文本研究)有余而现实化不足,而面对现实的“实践研究范式”却面临着肤浅与非学术化的指责。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成果都有其积极的地方和重要价值,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争鸣”不应该是相互指责和“唯我独马”,从去年的“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情况看,学人们也主张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彼此进行意见交流⑤。 本文所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何难以产生划时代的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应该仅仅像黄昏才起飞的猫头鹰,它更应该像高卢的雄鸡一样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应该像专啃文本故纸的学术书虫,更应该像马克思本人一样做一个振臂高呼的思想斗士。不然,他尽管可以被称为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大家,但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尽管学术成果众多,但其影响大多仅限于狭小的学术界:赋有解放全人类伟大抱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沦为少数专家在书斋中把玩的文物和论坛上论辨的语言游戏,马克思的激情和理想、科学的批判精神全都成为“不在场的幽灵”。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可以概括为富饶的学术与贫困的思想,它没有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学术、思想与现实的关系。 如果仅仅指责学术界没有认识到上述问题,是不符合现实的研究状况的。陈先达教授的《哲学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哲学》一文⑥详细深刻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共鸣。学术界并不缺乏“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的广泛共鸣并没有引起研究范式的一致共识,很多人仍然仅凭个人的学术旨趣来研究自家“自留地”中的“问题”。笔者认为,不管哪种研究范式都应该体现一个更宏观的研究范式(这不是叠床架屋式的文字游戏),这个具有宏观高度的研究范式必须体现出马克思哲学的鲜活灵魂,使马克思“不在场的幽灵”坚定出场。马克思的这种灵魂体现了学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理论深度和现实关切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为了普通劳苦大众的光明和解放而“盗取”了思想的圣火,马克思就是为了人类理想而着了魔的斗士,但他又把自己的激情和理想赋予科学理性的理论批判之中,通过他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我们这个时代仍然处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之中,或者说资本的逻辑之中,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出发,仍然以资本批判或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核心(尽管对现时代的批判与马克思那时有很大不同),这应该在学术共同体中形成自觉的意识、研究方法和范式。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应该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应该意识到学术与思想的差异,学术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理性规范和无立场的考证辨识,而是应该在学术中体现思想,以思想关照现实,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实现普罗大众的政治经济解放。最终,学者也不仅仅是学者,而是像马克思一样,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事业而奋斗,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富饶的学术与贫困的思想 (一)关于“教科书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度兴起“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口号,它是对“教科书哲学”范式弊端的反叛,这要从“教科书哲学”范式的弊端说起。所谓“教科书哲学”,即“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育和普及推广,乃至促使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革命信念,都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其价值不能完全否定。从其面对的受众对象看,可以分为革命时期的人民群众和新时期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尤其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对革命时期的人民群众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大众的革命理想、信念、信仰的培育,从当时的历史任务和受众的知识水平来看,教科书哲学还不需要太多的学术性,否则,也难以推广;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尤其是非哲学专业的本科生而不是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对于以哲学为业的专家、学者更无需多言),其主要任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内容,这也决定了教科书哲学没有太强的学术性。概而言之,无视历史和受众对象来苛求教科书哲学是不公平的。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掩盖教科书哲学严重缺陷的理由。从内容上看,作为马哲教科书,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现行马哲教科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值得肯定的,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和原理,以及实事求是、辩证法等。从教科书哲学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一些通俗又流行的读本,一些易于被广大不同阶层群众所接受和熟悉的教材,一些易于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联结、相沟通的应用哲学范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俗性、现实性、群众性密切相关的,它启蒙和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并且不能否认的是,它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专业的哲学工作者,包括老一辈的专家,也包括一些对教科书哲学持批判态度的中青年学者。 但是,“教科书哲学”毕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理论宣传的产物,它逐渐凝固化为一成不变的、超时空的哲学范式,它的特点是非反思地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即使教科书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也不过是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例来论证基本原理的正确性。这样,基本原理变成了干巴巴的政治教条,它似乎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教科书哲学虽然也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哲学智慧精华,但教科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科书哲学讲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多年来,教科书哲学的内容并没有实质的变化,它成为一种非历史的存在形式。教科书哲学似乎隐藏了这样一种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以前哲学的缺陷,也超越了它身后的哲学,即使时代发展了,也只不过给教科书补充更新鲜的事例而已。它以穷尽了一切真理的面目出现,人们只能对其“照着讲”,而不能“接着讲”。它不是在学术研究的层面展开的,它缺少足够的文本支撑,缺少学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不具备思想的深刻性,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因此,这里讲的“思想淡出,学术凸显”实际是指凸显学术,而意识形态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