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足迹

作 者:

作者简介:
[法]雅克·彼岱(Jacque Bidet),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系教授(2007年已退休),法国《当代马克思》主编,法国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主席。

原文出处:
现代哲学

内容提要:

本文是雅克·彼岱在2007年英国伦敦历史唯物主义年度大会上的发言,借助于其著作《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2007)英文版的出版,他介绍了自己20多年研究马克思思想从《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1985)、到《一般理论》(1999)、《解读和重建〈资本论〉》(2004)、再到《后马克思主义》(2007)的整个历程。彼岱在发言中主要阐述了自己如何以包含着经济和政治、资本和权力的元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马克思的思想和当代社会。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08)02-0044-08

      由于我的著作《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英文版的出版,我很荣幸地被本次大会所邀请,我想人们更希望我谈谈这本书。这本25年以前撰写的著作今天能够在英国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与复杂的政治背景不无关系,人们或许对此感到惊讶,然而这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因此,我试图说明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与今天人们所讨论的市场、阶级、意识形态、国家、霸权、全球化、辩证法等等相关,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如何在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更加现实的基础和更加开阔的视野中逐渐地发展成为一个概念体系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在这本书中延续了在阿尔都赛那里已经开始的规划,但是我所涉及的并非是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间的关系,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一最初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与《资本论》这一最终文本之间的关系。我尝试着将马克思的研究工作理解为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它开始于对从黑格尔那里借来的概念进行重组,黑格尔的这些概念通常被其他理论形态所抛弃。我一方面通过“大纲”的叙述重新阅读《资本论》,“大纲”仍然在哲学家们中间具有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阅读传统经济学,这在当时已经被新李嘉图主义所更新。

      今天,我尝试着展现,我的这第一本书如何打开了一个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通过几个步骤,逐步走向了包含在《后马克思主义》一书中的思想观点。《后马克思主义》这本书是我与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杰尔德·杜梅尼尔(Gerard Dumenil)共同撰写的。

      一、我首先回顾一些在这第一本书里提出的问题

      1.第一个问题涉及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的理论包含两个对比性问题,即市场与资本主义。一方面,我们并不是如我们每天所说的那样,生活在“市场经济”中,而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交换关系的经济关系中,在这种经济关系之中,个人之间的行为是自由的、平等的,人们的目的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活在一个掠夺性的经济关系中,在这种经济关系中,人们的目的是获取抽象财富,是利润的无限积累,无论它对使用价值、对人和自然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都在所不惜。另一方面,在当代社会,资本与市场是内在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那种认为可以撇开资本而保留市场的信念只能是一种幻想。

      在“大纲”中,马克思试图寻找一种辨证的方法在市场与资本这两种不同的“形态”或关系之间建立联系。他试图构建从市场到资本的辩证进程,例如从商品——货币——商品(C-M-C)到货币——商品——货币(M-C-M)的关系,并且从那里到货币——商品——货币’ (M-C-M’)的关系。马克思没有考虑从商品——货币——商品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性进程,但是考虑了概念形式的结构体系。在那里,市场形态(这里涉及“流通”)蕴含着张力、内在矛盾,所以它逻辑性地向资本形态运动。

      但是,这样的辨证阐述没有成功。(见《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153-169页)。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部分,马克思提供了另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这一方法是纯粹分析的,而非辨证的。在这里,马克思不再对从商品——货币——商品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形式进行推论。他将货币——商品——货币不是看作为一个形式(form),不是看作为一个假设的现实关系的概念界定,而仅仅看作为一个“公式”(“formula”),它能够体现共同意识,并且足以进行批判。马克思以价值理论为依据的批判体现在第一部分。显然,在一个受着市场生产统治的社会里,如果一个劳动力工作的时间长于用工资来支付的生产这一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时间,这种商品就能够产生比自身更多的价值:这就是雇用劳动力(雇用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

      这一分析性的阐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它不是辨证方法意义上的阐述。实际上,在这一阐述的最后,工资被看做是不平等的交换结果,处于假设的市场平等关系“之外”。平等被否定了,但是没有被扬弃。同样,工资也处于假设的市场自由关系之外,自由被否定了,但是没有被扬弃。同样,资本主义抽象处于假设的市场具体之外。这一分析的阐述仍然是不充分的,因为在这一抽象水平的现实中,资本主义关系只有诉诸平等、自由和具体的理性结构才能够存在。只有扬弃,即超越否定阶段,资本主义关系才能够存在。

      第二部分的阐述更确切地体现了市场关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区别,并且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这一部分能够满足经济学对定量和说明的要求。但是这不能使我们明白平等主义和理性的前提条件,即市场关系所宣称的——“自由、平等和边沁主义(喻理性主义)”,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方式——,这涉及工资关系的核心,例如,资本主义关系的核心。这一阐述没有显示资本向抽象财富方向的发展将直接产生对立面的阶级,只是说明会直接拥有使用价值、自由和更好的生活,它意味着结构,而不仅仅是这一结构的长期发展趋势。它没有显示自由市场的“诉求”,作为社会政治诉求,产生了革命伙伴。这一思想存在于文本中,但仅仅是以蕴含的方式。

      在《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中,我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在辨证方法上的不足,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辩证法同时意味着政治。但是我不能提出任何重建辩证法的建议。

      2.第二个问题将我们引向轨道。它关系到马克思价值概念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方面,这两个方面的最初开端同时存在于市场形态和资本形态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