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家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生产方式是一个多义性概念,它有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力的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生产关系等多重含义。斯大林把生产方式界定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使其由多义性概念变为一义性概念。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7)05-0027-06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2生产方式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准确地理解生产方式概念,对于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一、生产方式概念的多义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生产方式概念有很多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些含义较为接近或相同,有些含义又彼此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生产方式指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紧密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2]144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把生产方式界定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方式作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综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人们用什么样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是用手工工具还是用大机器;(2)人们如何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是劳动者个人分散使用,还是许多劳动者集中起来共同使用,也就是说,生产是个体性的还是社会化的;(3)这些生产资料为谁所有,由谁支配,由谁使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结合的还是分离的,这也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4)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互助合作关系还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些内容既包括生产力又包括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方式,可以说是体现着生产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是在比较狭窄的意义上使用的,其中不包括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使用生产关系概念时,多数情况下是从狭窄的意义上使用的,因而他们常常把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并提。

      第二种情况,生产方式指生产力的社会利用形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正如从前工场手工业以及在它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了的手工业同封建的行会桎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3]618在这里,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为“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称为“生产力的奴隶主阶级利用形式”,把封建制的生产方式称为“生产力的封建主阶级利用形式”,等等。如果把这个思想一般化,可以说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利用形式。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利用形式所包括的内容,和上述第一种情况下生产方式概念所包括的内容大体上是相同的。

      第三种情况,生产方式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

      所谓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就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讲到资本的原始积累时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4]822这里说的“资本”,就是指以资本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即生产力;所谓生产方式与“资本”相适应,也就是指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相适应。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英文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4]8这里的“生产关系”概念,也是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使用的,至少没有包括交换关系,因而和交换关系并提。所谓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就是指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有一段话,把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生产关系这三个层次的关系,讲得更加集中而明确。他指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地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最后,分配关系本质上和这些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5]994这里的“生产关系”概念,仍然是从狭窄的意义上使用的,至少没有包括分配关系。所谓生产方式“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和“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就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又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就是指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

      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而生产方式的改变又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正如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所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6]53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