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

——从“马克思哲学论坛”说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衣俊卿,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这一标题,表面看似乎是要提供有关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形态、研究范式以及解读模式、路径、理路等问题的概括和比较。然而,我在这里并不想在已有的各种概括的基础上再提出一种新的概括,而是想深入到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同思路或路径之间,去揭示一下目前的研究进展、问题和未来可能的趋势。

      这一想法的形成得益于著名的“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启发。作为该论坛的倡议者之一,我参加了迄今为止已经举办的全部六届论坛;近日坐下来重新研读这六届论坛的文集,不仅沉浸在许多历历在目的理论场景之中,而且在“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基本演进脉络中看到一种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的阐释结构。可以断言,这一阐释结构不仅是“马克思哲学论坛”本身的运行机制,而且是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论逻辑的基本缩影,因此,值得我们去认真揭示。

      一、业已展开的阐释结构

      “马克思哲学论坛”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学术论坛,每一届依托一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其选题往往是承办单位的学术研究特色同当前理论热点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协商的产物。一般说来,这种学术论坛的主题选择和安排总会带有一些随意性和偶然性。然而,我们惊喜地发现,这六届论坛的主题不知不觉间已经构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比较严谨的阐释结构。概括起来说,第一、二届论坛以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和马克思经典思想的阐释两个端点,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时的阐释维度;第三、四、五届论坛则通过关于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思考两个侧面,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共时的现实建构维度;第六届论坛实际上是在上述业已展开的阐释结构中,对于现代性这一焦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下面对这一阐释结构的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稍加论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时的阐释维度 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这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落脚点和宗旨;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革命变革”,这是关于马克思经典思想阐述的核心内容。两个主题的内在有机关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时性阐释原则:张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经典思想;而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经典思想包括对马克思哲学的细致的文本解读的宗旨,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为主题,使论坛从创办伊始就把握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落脚点和准确定位。应当说,这一基本落脚点和准确定位是由马克思学说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无论是马克思本人的理论旨趣,还是我们自觉接受马克思学说的缘由,都不是纯学理的或理论理性的,不是对于某种给定的、完备的知识体系的关注。我一直强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说,马克思的学说不是给定的知识体系,不是外在的理论工具,而是作为一种已经内化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之中的关于人的生存的本质性的文化精神。显然,这种批判性的文化精神是人的生存和历史演进永远不可或缺的本质性维度,是人的生存得以继续、价值和意义得以不断生成的根据。因此,对于马克思的哲学来说,“当代价值”不是附加的东西,而是这一哲学的内在规定性。正因为如此,吴晓明教授准确地指出,“事实上,阐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或揭示其当代意义,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几乎每一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和实践家都首先切近地关注并力图充分地把握这一主题。”(赵剑英、叶汝贤主编,第48页)应当说,在马克思哲学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出席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学者都给出了明确的肯定答案,并且从不同侧面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孙正聿教授认为,“面向新千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本使命与价值就是用‘文明的活的灵魂’塑造和引导新世纪乃至新千年的时代精神。”(同上,第17页)王南湜教授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至少包含三个方面,或者说有三重意蕴:思维范式的当代性,作为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批判功能方面的当代性,以及作为中国哲学重建之重要理论资源的当代性。”(同上,第34页)还有一些学者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视为“一种不断生成的‘可能性’”,“一个开放的、可期待的思想视野”,“以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为核心的,自觉的历史性、实践性和批判性文化精神”,等等。(同上,第91、106、192页)

      在确定了阐发“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这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落脚点和宗旨之后,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立即向回追溯,探讨“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革命变革”,回到马克思的本真的经典思想这一主题上。实际上,在第一届论坛上,有些学者在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时,就已经把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经典思想视作发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重要前提。刘怀玉教授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理论重建派”和“语境回归派”,指出“回到‘历史的马克思’是理解‘当代马克思’的解释学前提;历史地理解马克思是当代性地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前提。”(同上,第107页)张一兵教授则在《“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中,清晰地阐述了他的文本学的解读模式,认为“假如没有一个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特别是MEGA2)的第一手精心解读,没有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的科学的全面把握,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言说”。(同上,第126页)

      其实,无论是争论马克思哲学是否具有本体论,还是分别从实体、关系、社会、生产、生存或实践等不同视角,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分别界定为物质本体论、社会关系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广义生产本体论、生存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或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所涉及的都不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的判定问题,而是通过文本解读和历史回溯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经典思想和本质精神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马克思学说是否具有当代价值的根本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判定马克思哲学是建立在某种实体形而上学和实体本体论基础上的知识体系的话,那么它通过与新时代的相互作用而生成当代性的可能空间就会被大大压缩。因此,我在《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一文中提出,“在哲学的演变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本体论范式:其一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其二是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超越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和确立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的哲学转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赵剑英、俞吾金主编,第145、147-148页)欧阳康教授清楚地指出,“马克思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和超越,不是处于纯粹的理论思辨或哲学遐想,而是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实践,浸润着强烈的价值取向……立足现实生活实践追寻终极存在、终极解释与终极价值,实现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这是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显著特点”。(同上,第29-30页)显而易见,第一、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的相互关联,明确地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的历时性阐释维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