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

——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柯锦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7年10月中旬在苏州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130多人参会,收到会议论文67篇。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转向多样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研究者以单一视野、单一方式、单一路径思考问题的局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不同学术观点探索、争鸣的良好的学术氛围,而这一过程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实践和现代化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可以说,后者是前者之所以可能的现实基础,其中蕴涵着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逻辑和历史必然。尽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问题,但是只是到了本世纪,尤其是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讨论才真正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和自觉反思,而哲学研究的自觉反思往往是哲学研究新的起点。范式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视野、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的取舍,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性质、本真精神的理解和阐释,关系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史的评价,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的形成,因此,梳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历史、现实样态、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应当说,无论从本届论坛的大会交流和小组讨论以及提交的会议论文来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作总体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学者已经取得共识;但是对于什么是哲学研究范式,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以及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必要性、必然性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甚至根本分歧;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站在时代的高度这一原则问题上,大家已经取得共识;但是对于怎样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及怎样才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这样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仍存在诸多分歧。

      问题之一:何谓哲学范式转换?何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新旧范式之间存在何种逻辑和历史联系?如何评价近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演进过程?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将“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视为哲学思想的“研究范式”和“解释原则”。他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哲学本身的前提批判,亦即哲学的自我前提批判,其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本体论的前提批判。哲学的自我前提批判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

      对哲学范式问题关注较早的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始终坚持一种基于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的批判和开放视野的实践哲学范式。他主张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中不同坐标点之间的内在的有机联系,使之成为富有张力和理论穿透力的动态的理论范式,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层的历史丰富性和文化丰富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时代内在的、活生生的文化批判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明确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转换是多元发生的,存在多种路径,其中最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在于:前主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公共(共同主体)性。

      如何看待哲学范式的多样性?南京大学张亮副教授认为,多样性范式的出现并非意味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变成多样性的话语,多样性解释只是从多方位来展示马克思主义可能境界的途径,正是通过这种途径,我们才会达到特定时代要求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回应时代的提问,也实现主体建构自身历史的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侯惠勤教授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一般学科所遇到的主题转换、视域拓展、范畴更新等共性问题,而是这一学科的根本定向问题,是其灵魂和立脚点何在的问题。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进行拓展和更新,可能比目前为止的任何新框架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更能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前进。

      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研究范式。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它们都这样那样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应有的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处于这样一个旧的范式既已失去约束力,新的范式尚未形成的“危机时期”。

      其他研究者也提出各自不同的研究范式,例如,苏州大学任平教授的“出场学”范式,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的“总体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的“辩证法的实践范式”、北京大学王东教授的“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的“以新解马”范式、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的“整体的历史科学”解读模式等。其中,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李德顺教授提出的“打井”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激烈争论。所谓“打井”意指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活动。争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需要不需要“打井”?二是打的是什么“井”?关于前一个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如果认为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井”的拓展,而不需要再“打井”;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源源不断的、不需要再“打井”的说法给人一种“保护文物”的感觉。关于后一个问题,一种意见提出,“打井”是分“公”、“私”的,如果打的是“私井”,那可以随便打,但如果打的是“公井”,就要讲规则,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另一种意见认为,我们这里说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旗帜下进行的研究,前提已定。判断一个“井”是“私”还是“公”的权力在实践、人民,还是在某些人或某个人?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理论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