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07)12-0020-0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也很快被人们广泛接受,深得人心,现在几乎人人都在谈论以人为本。但在谈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会不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是什么关系?为了正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对二者及其关系作具体的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确立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并运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哲学的意义上,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人本身就是人的世界的根本和主体。以人为本作为一个价值命题,是说人的价值具有本位性,即在人的生活世界,相对于物来说,人的价值应该是最高的。从社会历史观角度来看,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观依据就是:人是历史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承担者,历史是由人创造的。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从最普遍、最一般的意义上,指明了人与人的世界即人与社会的内在同一性以及人与自身的内在同一性。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这种同一性:在人的生活世界,人的价值应该高于物的价值,这是人与人的世界(社会)及其历史的同一性。同时,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人本身就是人格的主体,人具有人的资格、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和人的尊严,这是人与人自身的内在同一性。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强调人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同时,又针对市场经济的“物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和片面发展的现实,提出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也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为本”、“以物为本”的超越,它的提出和贯彻有利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里的“人”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把“人”理解为个体、群体和类的统一。第三种观点认为应把“人”理解为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我本人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理由是:第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未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这可说是把以人为本的“人”理解为具体的、现实的个人的文本依据。第二,强调个人并不意味着抹杀群体和类。一方面孤立的个人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另一方面“个人”中有群体和类,这是个人内涵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放大的个人就是群体、类,就是社会。第三,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成果要最终落实到具体的个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上,社会文明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人。第四,对于群体、类和国家,我们过去强调的太多,并用“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标识,而往往忽略了个人的价值和作用。现在强调以人为本既是对“以物为本”的超越,也是对极端的“群体本位”和抽象的“类本位”的纠偏。 将以人为本的“人”定位于具体的、现实的个人,会不会导致“以我为本”或个人主义,会不会导致“天下大乱”呢?这里的关键仍在于怎样正确理解个人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劳动创造了人。个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的一切活动和生存都不可能,更谈不上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个人”并不是孤立的“我”,“以个人为本”根本不同于极端的“以我为本”和个人主义。若将二者等同就是对以人为本实质的误读。个人与社会一方面具有统一性,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当个人与社会相对而言时,它们又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个人要求社会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要求每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要求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提不提“以人为本”它们都是存在的。马克思强调社会、群体、集体的价值,但从不泯灭个体的价值,更没有用集体、群体和社会的价值去否定个体的价值,因为社会毕竟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无数次地强调过个体的价值,在《共产党宣言》这部纲领性文献中,在展望未来理想社会时,他们强调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首先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坚持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也是对个人价值和作用的尊重和满足。它导致的结果绝不会是“天下大乱”,而必然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真会导致“天下大乱”[1]。 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因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但另一方面,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赋予以人为本新的内涵,使它在传统人本主义的意义上发生转变:从抽象的类本位到具体的个体本位的转变,从生存意识到发展意识的转变,从“绝对主体意识到‘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2],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走出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是近年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生态主义、环境主义论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全球性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也有不少论者仍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他们认为,环境资源问题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而恰恰是没有贯彻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这里讨论的基础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普遍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为人的利益服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