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概念的双重内涵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广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084);李成旺,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家庄 050051)。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对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概念进行文本学解读对本真地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尤其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复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日本广松涉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观革命肇始于把理论研究对象从宗教史和自我意识的历史拉回到社会的现实发展过程,以历史生成视野剖析人类现实历史发展的基础和规律,进而在对历史规律的分析方法和人类解决路径的探求上摆脱了观念决定论的思维范式和人道的抽象原则。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具有双重内涵:一是作为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进行研究的“对象的历史”,这是马克思哲学批判与革命性的根据、动力和价值源泉;二是作为历史生成视野和历史生成分析方法的“方法的历史”,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支点,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之科学性的依据。明确前一种涵义,马克思哲学的出场路径才能得以凸显;明确后一种涵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的实质所在。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字号: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和“分析方法的历史”

      “历史”,既是现实人类的“过去”,也是关于人类过去的一门研究学科。在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谈到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记载、描述和评价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求这种研究对象维度上的历史,即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领域这种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历史。相反,对于基于实践和历史生成视野基础之上,用历史生成分析方法对现实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进行深度解剖这种哲学维度上的历史,却常常被忽略,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自然就被理解为普遍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应用的结果。如果不带任何预设和前见,仔细研读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诞生标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会发现把历史仅仅界定为社会历史领域并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原意,并导致了很长时期对马克思哲学僵化的解释和阐述,更重要的是,这一界定无疑会大大削弱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力量。

      在哲学史上,对历史的哲学反思曾存在两种方式:思辨的历史哲学反思和分析的历史哲学反思。前者试图提供一部“哲学”的世界历史;后者则关注历史思考和历史知识本身。思辨的历史哲学可溯源至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它假定历史不是偶然的过去事件的前后堆积,而是通过论证一个基本的因素或结构使得整个历史过程成为合理的和可以理解的对象,他从神学目的论出发,认为人类历史由某种神秘的力量所支配。此后,西方哲学的发展深受此影响,比如,康德就认为历史是一个合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发展过程,目的王国和必然王国最后统一于普遍理性,而黑格尔甚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绝对精神统治的辩证运动过程。分析的历史哲学是20世纪才出现的哲学思潮,无论是以亨佩尔为代表的试图将历史说明与自然科学说明同化,进而为历史知识提供普遍规律的模式,还是以李凯尔特、狄尔泰、克罗齐和柯林伍德为代表的把历史研究与自然科学区别开来并为历史的独立做辩护,试图理解每一行为背后的动机的模式,它们均不关注实际历史的基本结构,而主要论述历史说明的基本结构和历史理解的本质,尤其关注历史思维的概念结构和历史客观性的本质。①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理论和实践探索轨迹的考察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规律的哲学反思与上述两种历史哲学反思均有着迥然的差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探求始终基于自己一再重申的理论旨趣:“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② 正如马克思哲学无意建立任何能够解释世界的最终体系一样,它既无意仅仅致力于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汇集以及历史经验的梳理,无意仅对历史说明本身的基本结构进行阐释,更无意用悬设的价值目标对社会历史生活做抽象本源的探讨。甚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所置身其中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道德控诉,进而用鲜明的价值取向展开对实际生活中无产者恶劣境遇和悲惨现实的“理论”批判,也并非马克思哲学的独特智慧和伟大之处。相对于西方传统哲学而言,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的核心恰恰在于,作为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的体现与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其对历史的哲学反思始终立足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用历史生成的视野和分析方法展开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揭示出现实社会生活存在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贫困的内在根源;通过对各种宗教和唯心主义赖以产生的世俗基础的深刻解读,尤其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这一“人体”的深刻剖析,最终找到了解剖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这一“猴体”以及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路径。这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回答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感、深刻的历史感和科学根基,从而彻底消解了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历史观上所推崇的理念、范畴和精神本体论哲学思维范式。这一范式革命首先在标志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重要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系统而明确地凸显出来。

      众所周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文本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左派哲学等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以及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通过共同表达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意识形态见解的对立,首次正面、系统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笔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论研究对象从宗教史和自我意识的历史拉回到社会的现实发展过程之中,在对历史规律的分析方法上摆脱一般人类的道德和人道的抽象原则,进而形成其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历史生成视野和历史生成分析方法,恰恰完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与坚持宗教史观以及仅在精神领域进行纯理论批判运动的“青年黑格尔派”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却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出发,从具体的、现实的以及处于一定条件下的个人出发,在现实社会生活和历史实践基础之上,用历史生成的方法分析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马克思正是在此时通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近代理性主义价值悬设思维方式的彻底消解,使得此后《哲学的贫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等时期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和解剖力度进一步深化和成熟。

      认真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我们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实际上有着双重内涵:一是作为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进行研究的“对象的历史”,这是马克思哲学批判性的根据,是其哲学革命的动力和价值取向的源泉;二是作为历史生成分析方法和历史生成视野的“方法的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之科学性的依据,也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支点。只有明确前一种涵义,马克思哲学的出场路径才能得以凸显;只有明确后一种涵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对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彻底颠覆的实质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深刻剖析的过程中,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非现实性的终结,以及对缺乏历史生成分析视野的费尔巴哈哲学的颠覆,开启了历史观革命,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中所特有的基于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历史”概念的双重内涵。深刻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概念的双重内涵,是全方位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超越之路的关键。真正凸显标志其哲学特质的现实实践维度和历史生成分析方法的内在统一,是把握马克思哲学发展复杂过程和本真语境、有效矫正某些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切实推进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的重要前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