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马克思以前传统哲学的演进历史和内在逻辑的相互关联而言,哲学和世界观的内涵及其性质基本上是互为一体、甚至可以说是相互重合的。哲学通常都具有一般的“世界观”的属性,这一“世界观”的功能往往是通过哲学本体论的样式加以承载与实现的。隐匿于哲学本体论这一前提下的“世界观”的“世界”,本质上是概念的“世界”,概念世界的“本体”是预构性的,因而可以统领一切。然而,在哲学演进的历史与逻辑中我们也会看到,哲学的“世界观”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逐渐分化为与哲学相背离的、具有不同归属和不可通约的“世界观”类型。这一分化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的背景,其实质原因在于哲学与“世界观”在历史的客观因素影响下必然显现为相互的各自差别。与哲学所把握的“世界”的“一般”不同,具有不同指向与性质的“世界观”所理解的“世界”总是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世界观”对“世界”把握的途径可以通过历史或时间的生成加以显现。因此,是否可以从新的历史的理解视域,从新的生成的现实层面,从新的发展的可能性维度进一步思考与辨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性质,进一步开启与理解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所提供的对“世界”现实把握的向度和意蕴,进一步确认与明晰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在什么意义上“根本不再是哲学”,又在什么意义上“只是世界观”① 了。 哲学从其产生的最初起,就以本体论的方式内在地隐含地承担着“世界观”的使命和任务,这是因为,哲学作为追问智慧的反思方式不仅体现为一种超然的沉思活动,而且更主要地体现为,哲学致力于通过沉思活动本身力图将对“世界”对象性规定的把握凝固成或积淀为某种“智慧的结晶”,这一“智慧的结晶”就是在本体论层面上得出对“世界”的“一般”性质的理解。只有如此,哲学才能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肩负起“世界观”的重任。这就意味着最早产生的哲学与“世界观”是合一的,“世界观”的本质是哲学本性所规定的。哲学的这一宿命在早期古希腊哲学那里,就得到了示范性与经典性的阐发。 早期古希腊哲学家通过理智的想象去观察世界,“并设置一个凭借独立的人类思想,即逻各斯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观念世界,以代替神话的世界,可以自称按一种自然的方式去解释实在。”② 他们是通过本原世界的建立以解释自然界的实在,力求揭示这一实在背后的“logos”(逻各斯),这说明哲学不仅要对“实在”加以解释,而且要通过对逻各斯观念世界的构建来确立一个在哲学意义上被解释的“世界”。从西方哲学发展的环节分析,柏拉图哲学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对其后西方哲学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一个“范本”。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就是对表象—超感性存在这一双重化的“世界”规定的揭示,柏拉图哲学确立的理解世界的“范本”也就提供了对世界解释的基本图式,这一“范本”从根基上说是在意识自身确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从其开始就内在地担负着“世界观”的功能,就先在或天然地具有“世界观”的规定。这里的“世界观”是指哲学意义上关于“世界”“一般”的本体论,即将世界看做是“终极存在”、“终极价值”、“终极状态”的不动实体。因此,“‘世界观哲学’一词仅意味着有关对‘人’类而言保持恒定不变,但相互之间又变换不断的所有‘世界观’的哲学”。③ 在这里,可以说“哲学”所解释的“世界”是恒定不变的,变换不断的只是关于“世界”的现象,哲学的“世界”是经过“提纯”的、“净化”的世界。因此从一般性的规定上看,最早的哲学形态常将哲学与“世界观”看做是互为一体的,其性质与内蕴是相互确证的。 从哲学的演进逻辑和范式转换的角度考察,哲学与“世界观”尽管从切近规定方面具有共通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但从阶段性的划分和与不同时代的精神相关联角度看,也必然会发现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其相互分离的趋向。限定在意识自身内部“恒定不变”的哲学与在意识之外的“变幻不定”的世界(现实)必然产生出巨大的反差,受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活动、精神迁移、文化价值的翻转以及知识类型与性质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客观上必然引发哲学的“世界观”功能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观”世界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世界观”。这进一步印证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合一绝不是天衣无缝的铁板一块,这种合一在历史的差别中存在着现实分离的可能。消除分歧,构建“世界”的“同一”是哲学样式的基本取向,而“世界观”理解“世界”时所产生的诸多差异则力图说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世界观”都在拆解着哲学的“同一”,“世界观”的“这些分歧乃是由对世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不同的看法而引起的”,④ 这些分歧印证了哲学尽管在其产生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内在地包含着“世界观”的功能,监守着“世界观”的职责,但是对“世界”的历史性理解必然促使或激发“世界观”对哲学的内在反叛。从现实的角度看,就会发现哲学家总是按照时代的特征与自我对“世界”理解的深度来建筑着精神层面上的“观”世界的方式,有什么样的“观”的方式(观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理解的结果(哲学)。哲学曾以包容“世界观”的形式凌驾于“世界观”之上,而现在却以受制于“世界观”现实性与历史性的方式使自身陷入困境之中,这表明在内在意识之中哲学所信守的那种不变的“世界观”性质在面对意识之外的世界变化的现实境遇中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尖锐挑战。 从哲学发展的实际进程分析,哲学的“世界观”规定主要历经了这样几个发展环节。哲学的“世界观”最早体现的形式是自然观或宇宙观与“世界观”的同一。在这一理解“世界”的反思视域中,“自然”的自在性质被纳入到了哲学层面“世界观”的把握之中,这种笼统地把握自然对象的思维方式在进一步的抽象之中,将对“自然”的理解生发为对“存在”本身的概念诠释,这就将在自然观的视域里所把握的“世界”转化为概念的“世界”。与之相一致的是将“世界观”同哲学本体论的把握对象相合一,进而产生了对“世界”理解的哲学本体论思考方式。在这一类型的“世界观”图景中,世界的概念即“本体”成为至上的对象,“本体”就是“世界”的本质,“本体”是“存在的存在”,对“本体”的诠释就构成了对“世界”认识的基本内容。与哲学“本体论”相契合的“世界观”所“观”的“世界”已经是某种永恒、不动的世界范式,而这样的“世界”在哲学家看来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