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以理性的爱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好家长·新教育

内容提要:

理性的爱才是真爱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读了《皖西日报·社会周刊》《爱心·平等·依存》中的案例颇有感触。年轻的母亲顺从爱女的要求,买了两只雏鸭给孩子。孩子虐待雏鸭,她非但不制止,还跟着大笑,并对作者的善意劝告报以恶言。这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其中想得最多、最深的还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爱的理性问题。

      作为国家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基、先主、矫正作用。由于孩子同父母等亲人有着血缘亲情关系,一般来说对家庭有认同感、信任感、依恋感、顺从感,因此家庭教育的效果特别显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信赖的老师。家庭教育对来自学校、社会的教育影响有着“过滤”作用,可以不断进行选择、调节、补充、融合运动,或增强、扩大、补充,或抑制、削弱、抵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许多东西,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要在这里得到检验、认可后,孩子才会最终接受。因此,从这种角度来说,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根本无法替代的。

      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当代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误区,令人感到不安。一是从情感的投入渠道来看,是“多对一”。由于家庭中孩子的减少,于是孩子成了众多亲人爱心情感释放的中心,孩子为众多的亲情所累、所惑、所迷、所左右。二是从情感投入主体来看,作为主角的父母的关爱、教育相对削弱。一些家庭由于祖辈关爱的加强、父母离异或外出工作或工作繁忙等,父母对孩子的直接教育相对减少,有的甚至虚化为电话“遥控”。孩子生活在错位、残缺、不和谐、不适宜的情感教育场中,他们感到迷惑、苦闷和无奈。三是从情感投入的重点来看,由于认识上的偏颇,突出了孩子的生活保障、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而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的心理和个性的培养、美好的情感和坚强毅力的锻造等,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关注。孩子们在道德品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失较为严重。反观上述情形,里面都有个家庭教育中的爱的理性问题。怎样遵循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给孩子以理性的爱,做到爱而不溺、爱中有“严”、爱中有 “格”,爱得科学、合理,从而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和谐呢?

      一、明确目的,强化责任

      要把子女看做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教育子女看做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能把它看做纯属家庭私事;要把爱与教育统一起来,以崇高的责任感来对待子女,而不能只凭感情用事。不少家庭在孩子学前,还比较注意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孩子一旦送到学校后,便以种种理由,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义务全部或部分地交给了学校,造成教育在家庭环节脱节或弱化。学校是个大家庭,孩子多,教师相对较少。教师再努力也不可能像家长那样关注到每个孩子每时每刻的言行和思想动态,并随即给以教育和引导。要明白:学校教育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它带有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成分,很难满足每个孩子都能选择完全适合自己的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学校很难对每个孩子实施个性化、差异性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尽管是必要的、有用的,但绝不是万能的。这就需要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与教师互通信息,关注孩子的家庭表现,扎实实施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情感关系,孩子对父母充满信任和依恋,即使在教育过程中有时态度严厉,孩子也能接受和谅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教育力量,是无法取代的。因此,作为父母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而将教育责任过渡给孩子的祖辈、亲戚或老师。要切实担当起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二、全面要求,突出重点

      不少家庭将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孩子的生活保障上,放在了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上,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学习好就可以了,从而忽视或是不重视对孩子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现实都证明,人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并非青少年时期学到的现有文化知识,而是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品格、坚强的毅力,以及与人共处的能力等,而这些恰恰需要家庭教育给予重点培养。现实中,许多家长却忽视这些,而过多地给孩子施以文化学习压力,甚至把孩子作为做习题的机器,任意加重孩子的课业负担。要清楚孩子不良道德品质、个性心理一旦形成,矫正起来就非常困难。其实,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其好坏离不开智力因素,更离不开非智力因素。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与作为智力因素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认识能力相结合,学习活动才有更一好的成效。作为家长,要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毅力,保持旺盛的学习、探究兴趣等,这些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三、正确给予,台理选择

      孩子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自控能力还比较弱,容易盲从冲动、率意而为。因此,家长在主动给予孩子或孩子要求给予一些东西的时候,就要慎重,防止好心办坏事。首先不要过分给予。有的东西,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要适度,否则就会产生副作用。如压岁钱、零花钱给多了,容易使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懂节俭,甚至还会产生安全方面的问题;饮食盲目多给,容易使孩子不爱惜粮食,好吃懒做,甚至产生营养过剩问题。一些父母因为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试图通过给孩子提供经济上的、物质上的优越条件来补偿对子女的关爱,这往往造成教育偏差。其次是不合适的坚决不要给予。如仿真玩具枪容易伤人,不宜给孩子买;孩子未满12周岁,让其骑自行车上学,既危险又违法。

      当孩子面临上学选择的时候,不管是哪一级学校,作为家长都要为其进行合理的、理性的选择。有些家长总想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甚至舍近求远、不惜花高额借读费、择校费。家长这样做,一是为了孩子,认为孩子到了所谓高级的、好的学校就有好的发展,这是主要的;二是为了自己,认为自己钱花到了,对得起孩子,孩子将来不怪罪,这样不仅面子好看,还求得了心安,当然这是次要的。说真心话,我们对这些家长表示理解,从感情上表示敬意。但事实上,事与愿违。这样的孩子有的到了所谓的好学校后并没有如愿,有的不得不中途转出,有的只得一直跟着拖下去,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是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智能在不同方面是有差异的,虽然通过努力都可以在不同方面获得发展,但其发展的水平是不同的,表现出来就是各有特长。比如,有的人语言智能相对较好,他对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运用力在同等的环境中发展就相对较好;有的人身体运动智能相对较好,他对动作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就比同龄的人要好。如此,有的人形象思维能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弱;有的人思维能力弱,但动手能力强……所以,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长、智能基础、兴趣爱好等,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为孩子更好的发展提供最适宜的外部环境。不是选择最好的,而是选择最适宜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实践已证明:“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敬业的木匠,胜过平庸的博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