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逛书店,一进门就发现里面有一个小男孩有点与众不同。这个小孩大概三、四岁。小小年纪在那里像模像样地看书。我笑了笑,这么小的小不点懂什么,还跟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在挑书?正在我疑惑之际,只见他的父母过来用英语问他书挑好了没,只听那小孩奶声奶气地说“我喜欢这本书”,于是他的父母就带着他和他挑的那本书一起去了收银台。 原来是个外国孩子。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国孩子有些特质和中国孩子是不一样的。外国的小孩性格上通常比中国孩子更独立、更开朗、更有主见、更活泼。 当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育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孩子受欺负,中国人帮助孩子解决,外国人让孩子自己解决 外国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一样也欺负人,不过在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上。中国的父母和外国的父母不同:外国的孩子受欺负时,父母让他面对现实,自己解决问题;受欺负后父母会安慰孩子帮他出主意。中国的孩子受欺负时,父母则会出面摆平。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小约翰逊和小卡尔都是小学生,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女孩小安娜。小约翰逊决定纠集一帮狐朋狗友教训小卡尔一顿,好让他离小安娜远点。这天他们堵在小卡尔回家的路上,卡尔发现后骑上自行车就逃,一帮人在后面紧追不放,眼看着逃不掉,卡尔急忙躲进了他爸爸的公司。 卡尔爸爸见他进来,严厉呵斥他:“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不是你玩耍的地方,你跑进来干嘛?”卡尔默不作声,卡尔爸爸意识到什么。“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卡尔不回话,他爸爸继续说: “躲避不是办法,你必须面对,你必须找出解决方案。”然后把卡尔赶出门外,卡尔刚一出去,立即被这帮孩子打得鼻青眼肿。 卡尔的爸爸晚上回家之后,发现卡尔的鼻子还在流血,安慰他说:“卡尔,你一个人敢面对这么多的孩子,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2、李霞是我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后她在北京工作,平时联系不多。有一天她突然给我打来长途电话:“你是心理学家,我请教你一个问题,是关于我儿子的。”她开门见山。 原来李霞的儿子刘汉和今年小学四年级,人高马大,成绩也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像他爸爸。”不过话语中听不出李霞有什么自豪感,照说这样的孩子没什么让人不称心的,“可是他有一个缺点,可以说是大大的缺点——他对别人太好。他们班有一个同学,个子比他矮,可是我们家刘汉和老受他欺负,经常回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我跟那个孩子的父母交涉过几次,可是他们的素质也不高,对孩子也不太管。” “不怕老同学笑话,我每次看到儿子受伤回来。心里那个难过。我跟他讲道理,你个子高完全可以打过他。可是我现在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有效果。只剩下一条路。准备送他去武术学校,后来突然想到了你,赶快来咨询看你有没有高招。” 听到这里,我对她说,“高招”是有,看你敢不敢用。 “你赶快说。”她迫不及待。 “首先。没人愿意挨打,要么你儿子打不过他,要么另有原因。个子高并不一定打架行。第一步你要搞清楚原因。” “怎么搞清楚?”“他挨打回来你要安慰他。”“你疯了!”电话里传来了她抑制不住的叫声。“你这什么馊主意?!你儿子被人打了,你会安慰他吗?” 我停顿了一会,等她情绪安静下来问她:“我给你出一道选择题。你在单位受了同事的气,回家之后你希望你老公,A,骂你一顿,你怎么这么没用?!B,不管你,就当这事没有发生。c,安慰你。”“那当然是C。”“其次呢?”“B。”“那么为什么一到你小孩,你选择的顺序就变成了A、B、C呢?你好好想想看,你为什么连C考虑都没有考虑过。实际上,孩子这么弱小。他更需要你的安慰。” “你这个歪理好像还有些道理。”尽管她一下子没有认错,但很显然态度有所改变。 过了几天,她又打来电话说:“问题解决了。”“是什么个情况?”我赶忙问。“我儿子告诉我他不是打不过他,而是不愿打他,生怕一打他他再也不和他玩了。”她停了停,“我问我儿子,你以前怎么不告诉妈妈?他说你每次都这么凶,我怎么敢说出来。” 中国的孩子是“小人”,外国的孩子是“人”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交警要罚一名中年妇女的款,原因是她骑车带人。那位女士指着后座的孩子反驳说:“你说我骑车带人,可是我没带人。他是‘小人’ (上海方言。小孩的意思),不是人!” 这样可以理解为什么李霞对儿子一套对自己是另外一套了吧?因为中国人压根儿就认为“小孩不是人”,既然不是人,当然不能用对人的方法对付他。 我在法国图卢兹市访问期间,一次傍晚到小河边散步,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在骑一辆儿童三轮自行车,这时我已经离家两个多月,看到这个可爱的男孩自然想到我儿子。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戴维。您呢?” “我……”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一个小孩问我名字,再说,我这样一个大人怎么能向一个小孩介绍自己。我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作了自我介绍:“我叫张结海。” 反观中国的孩子,总是被迫叫“叔叔好!阿姨好!爷爷好!奶奶好!”叫完之后,“走,你到一边玩去。”而外国的孩子总是被鼓励一起参与谈话。这就是为什么外国的孩子与人交往时总是落落大方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