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学习成绩优秀孩子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的最重要区别,就是人品和素质上的不同。 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虽然大多数头脑都很聪明,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一般都很差。这些孩子,对人生没有思考、没有目标,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更不知道读书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把学习不当一回事。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道德品行优秀、行为习惯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比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约束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是会做人的孩子。 会做人的孩子,他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他也会知道知识对于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他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为此,他们就会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就会主动的学习。通过长期坚持,这些孩子就会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一旦形成,学习就成为了自觉的行动,就会爱上学习,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因此,会做人的孩子就自然会读书。 因此,父母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在孩子的学习和做人这两个方面中,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是首要的。孩子可能成不了才,但是孩子不能不会做人。 目前在小学生家长甚至幼儿园孩子家长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里的“起跑线”不是别的,主要就是指学习成绩,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落在了别的孩子的后面。即使没有经济条件的父母也不惜代价、节衣缩食地让孩子读重点学校或贵族学校的有之;周末让孩子进这样补习班那样训练班、或者请补习老师的普遍有之;放弃自己的工作不干、放弃自己的事业不做,陪孩子读书的也有之…… 其实,是父母们一开始就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一个人成长的“起跑线”,并不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是怎样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 事实上,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开始就输在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的“起跑线”上。 我国著名基础教育改革家,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吕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哪个轻、哪个重,应该很清楚。”所以,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不是别的,就是学会怎样做人,这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铭记在心的。 孩子只要知道怎样做人,他必然知道做人肩负的责任,他必然懂得做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他必然知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他必然会自觉认真的学习。现在普遍存在的只抓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起跑线”的做法,是偏离了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的。事实上,信奉这些流行观念的父母的孩子,很多都将成为学习成绩这条“起跑线”的受害者。已经有无数事实证明,不少孩子已经被这条“起跑线”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