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家庭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对孩子不能只讲概念,不讲细节 成长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独立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家长教育孩子时特别要注意细节,像链条一样,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 父母是不是还要注意不要对孩子矫枉过正?有的孩子知道自己在不同的年龄应该做什么,知道自己在长大,但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缺乏伙伴,父母又没有处理好亲子关系,使得孩子在很大了以后还对父母有所依赖。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呢? 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了“袋鼠一族”的原因。“袋鼠一族”这个说法最早来自法国,比喻到了就业年龄,却仍然依赖父母生活的年轻人。这个比喻很形象,父母像年老的“袋鼠”,儿女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 我在澳洲见到过袋鼠,袋鼠妈妈胸前有个育儿袋,袋鼠小的时候总待在那里面,那肯定是个很安全、很温暖的地方。但我发现有的袋鼠挺大的了,还习惯性地往里拱。母袋鼠就躲闪,最后,那么大的袋鼠还是拱进去了。我想这和人的成长是一个道理:人对自己熟悉的地方,亲自体会过的温暖、安全的地方都有种出自本能的依恋。但问题是该独立的时候不独立,就会出现30岁的“儿童”。有些人到了20多岁孩子工作了不工作,不是没有能力工作,只是不想工作。于是住父母的家,吃父母的饭。这就是一种教育的失败。 成长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独立不是空泛的概念,是个阶段性的概念,像链条一样,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我们有的孩子不能独立,是因为欠课太多,在该做某些事情的年龄没有去做这些事,越是不做,越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相应的习惯。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在不同的阶段,让孩子完成不同的任务。 有时父母时间紧张,看孩子做得不好,顺手就代替孩子把事情做了。也说不上是溺爱,就是着急,总怕孩子事情完不成或做不好。 对,这种情况很多。这样的父母忘了一点,孩子的一切都是成长,父母的一切都是教育。任何孩子在最初做事情的时候,都是笨手笨脚的。我们小的时候也同样。恰是在这个时候,父母的责任应该显示出来。比如孩子刷碗刷得不干净,父母可以先给孩子做示范;比如孩子衣服洗得不干净,父母应该说你真爱劳动,而不是说你洗得不干净。这就是艺术。所以我说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成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对,我也发现了这点。有时我和孩子说话,让她做某件事,她答应得特别好,但是一会儿的工夫,她不是忘了,就是做错了。我很奇怪:我说话你怎么不听清呢?后来我发现我说话的时候她在想别的事,吸引她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 第一,孩子的注意力随时会转移。有时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其实这是孩子的可爱之处。他们为什么有想象力?因为他们特别敏感。有时你给他提了要求,他答应:啊,知道了。但那是种习惯性的答应。他并不是在对父母敷衍,当时他确实在想别的事情。 第二,孩子认真听了,没想别的,但他听不懂。孩子有时听不懂大人的话。但这个听不懂不是他不明白,而是儿童有儿童的理解,你说的意思他不理解,他理解成别的意思了。 北京市特级教师孙蒲远曾经和我讲过这样的事。她对学生说:“你等着吧,看我哪天去找你爸爸!”学生说: “真的啊,老师,哪天来呀?”老师的语气本来是对孩子的一种威慑和警告,是要找孩子的爸爸告状,可小孩子不这么理解,他想的是:“老师喜欢我,要来我家了”。 还有个小孩爱啃铅笔,孙老师有点生气,说:“你是不是属老鼠的?”孩子很认真地说:“老师我不是属老鼠的,我是属狗的。”所以大人对孩子说话要直接易懂,而且我建议有时要和孩子确认,问问孩子,我说的你明白了吗?你说说我的意思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要说气话,父母可能是表达某种情绪,而孩子认为你在陈述某种事实。有个做爷爷的讲过这样的故事: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唯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打了 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其实,他妈妈说这话,也不是真的就让他去打人。小孩子应变能力差,往往就把父母的话当成了金口玉言,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随口乱说。 发生在这个小孩子身上的另一件事是:一天吃中饭时,餐厅里缺一把椅子,他妈妈叫他到客厅搬一把来。他很快就搬来了,问他妈妈:“放哪里?”他妈妈心想:这事还不知道,还要问!就没好气地说了句:“放阳台。”小孙子就把椅子搬到阳台上去了,看得大家哄堂大笑。 父母说的是气话,孩子听不出来,就照着去做。 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家庭都出现过。它提醒我们,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