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我下班后照例要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发现他居然一个字都没写,却坐在电脑前兴致勃勃地玩游戏。我问他为什么不先写作业,反复问了几遍他都没有回答,眼睛只盯着电脑。我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冲过去一把将儿子从椅子上拖下来,让他回自己的房间闭门思过。 自从家里添置了电脑开始,儿子对网络世界越来越迷恋,上述的这个场景不止一次地发生:为什么母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呢?为什么我的“循循善诱”、“苦心婆心”常引来儿子的不屑一顾和抵触情绪呢?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分析了造成和儿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第一,母子之间缺少沟通。 儿子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玩电脑,与我们父母谈话、交流的机会很少。长此以往,导致了我们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缺失,孩子对我们变得比较冷漠。 第二,父母没有顾及儿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加剧了亲子间的矛盾。 儿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孩子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往往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对一切不愿顺从,尤其是不愿听取父母、老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生活中,小到穿衣戴帽,大到对人对事的看法,他们常容易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矛盾状态中。有时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头撞南墙不回头。 我家也不例外,因为担心孩子的视力和学习会受到影响,担心“网络陷阱”、“网络色情”、“网络犯罪”等网络垃圾毒害孩子,一直以来,我严格限制孩子上网时间,一旦超限,则严厉训斥,采取关电源、拿走鼠标等强制手段。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造成了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性循环。孩子由不服气发展到以不吃饭、不讲话、不睡觉进行抵抗,有一次还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妈妈,今天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在家里你觉得幸福吗?’妈妈你知道吗?我不幸福,因为你是个苛刻的妈妈,你剥夺了我自由的权利!”听了孩子的话,我感慨良多,开始思考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第三,父母电脑知识的缺乏,丧失了引导孩子的能力与优势。 当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尽管家里后来添置了电脑,但作为母亲的我,属于标准的电脑盲:既不会通过互联网浏览信息,也不会获取资料、收发E-mail,甚至不会用电脑写作。孩子的父亲因为工作关系的需要,会经常用到电脑,但也仅仅是收发邮件而已。 当我们的孩子在QQ天地、游戏世界尽情遨游时,我们夫妻俩往往只能做旁观者,既减少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与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更为严重的是,孩子渐渐地因此表现出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是新时代的文盲。儿子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我:“妈妈,你还是老师呢,整天叫我要好学上进,可你呢,却对电脑什么都不懂,连打字都不会!”在儿子的批评面前,我感到震撼,更感到惭愧。我们不得不承认,对计算机以及其他诸如音响、传真机、扫描仪等各式各样的现代化设备,我们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已大大落后于自己的孩子,再这样下去,不仅将被时代淘汰,也难以承担教育者的角色。 该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怎样面对网络时代的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孩子?我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父母要更新观念,让网络走进自己的生活。 去年暑假,我们几个家庭相约去西安旅行,事先给孩子们布置任务——寻找有关西安的资料。本来我打算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完成任务,可孩子觉得那样费时、费力,资料不够全面、时代感不强。他就自己动手,把学校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本领全派上用场,短短几个小时,就在网上收集了许多有关古城西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自己进行筛选和封面设计,打印装订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得到了我们的肯定和赞赏。儿子还通过上网查询,提前向我们发布了西安那几天的天气情况。刚到西安,大雨如注,气温陡降,我们因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而未受风雨寒冷的侵袭。整个旅游途中,孩子们因为有备而来,游览到每个景点都能说出一些典故来,俨然是一个个小导游。 可见,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要做“杯弓蛇影”式的父母,而应该从自身开始,树立合理利用网络的理念,让网络成为生活的好帮手、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父母要不断充电,成为网络学习的主体。 父母对孩子上网要采取“大禹治水”的疏导办法,重视提高孩子识别、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要求父母自己不能做网络的文盲。父母可以向孩子学习,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这样不仅学会了许多电脑技能,也增加了和孩子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机会,还可以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赢得孩子的尊重,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树立勤奋好学的榜样。 在这些日子里,我经常会看一些关于电脑方面的书,向儿子请教操作技能,认真地学打字、学习编辑文档、学习QQ聊天,学习收发电子邮件。我常在网上和其他校友、同行交流有关教育的若干话题。网络走进了我的世界,我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儿子看到我笨手笨脚地在键盘上忙碌时,他不仅没有笑我,还热心地当起了我的小指导,主动帮我收发各种信息,热情耐心的程度让我感动。 我和儿子之间曾经的亲密、和谐又悄然回到了我们中间,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能走进网络时代孩子的心灵世界,进而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科学上网。到那时,我想我们正在为之烦恼的这些问题,将会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平稳过渡而成为家庭回忆中温馨的小插曲,网络也将作为良师益友,见证我们全家的共同成长。 原载《莫愁》:家教与成才版(南京),2006.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