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老师说,家长很难沟通,家长也时常责怪老师不能及时向他们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如果只是彼此抱怨对方,而未思考如何谋求沟通之道,双方就很难搭起沟通的桥梁。 也许你曾试图拜访老师,和老师商讨孩子在家中或学校学习生活的问题,但仍觉得彼此的联系不足或沟通不佳,那可能是沟通的方式有了问题,或者是自己仍得多参与了解学校活动,以下提供一些原则供参考:除了拜访老师、与老师沟通之外,打电话与老师联系也是好办法,但是别常打,否则干扰老师的私生活太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别忘了多给老师一些支持肯定,即使有一些意见也得把批评夹在厚厚的赞美之间。例如,真诚地表示:某某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某某人的家长,我常听到孩子谈到您的一些教法,非常敬佩,谢谢您这么认真地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说他在学校里发生……(把事件长话短说),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然后,耐心地倾听老师的意见。有时,孩子回家会说一些可能引起与老师误会或冲突的话,孩子也许无意说谎,只是可能表达不够清楚(认知和语言正在发展之故),或者只说利于自己的一面之词(不需要责怪孩子,人之常情)。请先不要急,即使听起来很严重,冲动也只会误事,先打电话或拜访老师,把事情加以澄清。其实,大多数的事件在证实之后通常都是些小事,不必过分在意。 我们来探讨如何与老师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先来做一个小测验: 1.每一个新的学年,你是否主动去拜访孩子的老师? 2.你是否以请教专家的态度去拜访老师? 3.你是否提供一些老师想了解的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资料? 4.你是否接纳老师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5.你是否理解老师的一些困难,包括牢骚? 6.你是否对老师的一些做法表示支持? 7.你是否很少打断老师的话? 8.你是否专注地听老师的叙述? 9.你是否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10.你是否在谈话结束前感谢老师的辛劳? 以上10个题中,如果你回答是的在7个以上,相信你和老师的沟通已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回答是的有4~6个,你和老师的沟通似乎有点问题,回头看一看回答为否的题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尊重是合作之关键。如果你回答是在3个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时间诚实地面对自己:是放不下身价?是自认为懂的比老师多?是防卫心太强?还是没有和老师沟通的经验?想清楚,也许你会知道应该怎么做。 一、走出教师家长在沟通中的误区 1.教师的误区 误区一:有些家长素质太低,知识匮乏,品行拙劣,育人无方。简直是不可理喻。 误区二:有些家长只顾拼命赚钱,把孩子送进学校根本不管不问,“养不教,父之过”。 误区三:“哪筐没有几个烂桃子”,丢掉几个不用可惜。 破解误区方法一:尊重这部分家长的成长历史,他们也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他们可能曾经就是成绩不好,在顽皮中长大,甚至有不良之习。借教育他们的孩子的机会,帮助这部分家长树立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和信心,和孩子共同进步。 方法二:理解这部分家长的社会地位,赞誉勤劳所得是美德,以教育他们的孩子为契机,帮助这部分家长明白赚钱和育人都是自己生命延伸的价值取向,和学校教育共同进步。 方法三: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嫌弃学生就是失职违法。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哪怕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就是教育的成功。 2.家长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为人师表,品行、言表不能有丝毫瑕疵,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榜样。 误区二:学生学好学不好是老师的责任。 误区三:在学校,老师都教不好,家长又有何办法。 破解误区方法一:扬弃千年儒学思想,借与教师沟通的契机,了解教师,理解教师。教师是人,不是神,和常人一样,有事业、有追求,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绝不是完美无瑕之神。 方法二: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借与教师沟通的契机,明白家庭有着社会、学校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具有促进儿童实现社会化的突出作用。只有配合学校、教师,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取向。 方法三:紧跟时代步伐,家长要走进新课标,抓住与教师沟通的契机,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明白学校不是惟一传授知识的场所,不能一味认为“生不学,师之惰”,家庭和社会也是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教师、家长双方要走出误区必须从知识领域、情感世界开始,与此同时,双方还要在心理上达到一种稳定的共鸣和发展,只有这样,教师和家长才能得以和谐的沟通,因此,我们还需弄清沟通的原则。 二、沟通的艺术 平等合作的原则,给我们教师与家长沟通提供了框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沟通,不仅需要平等,更需要方法和艺术,这是科学的选择。因此,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调研工作 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有着自身的个性差异的,而他们又来自千差万别不同的家庭,因此了解各个家庭的自然状况是沟通工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