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希望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品学兼优,知书达理,学有所长……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现实生活中发生不少匪夷所思的悲剧,使好孩子成为同龄好友心理问题的牺牲品。 初三学生赵某与其妹在吃早饭时双双中毒,其妹当即死亡,赵某经抢救脱险。经查投毒的是赵某的同班同学明某,因为赵某的成绩赶上和超过了明某,明某心怀嫉妒,计划通过投毒让赵某住院治疗而学习成绩下降,于是找机会在赵家的食物中投了毒。 高三女生马娟因为嫉妒同班女生张静的学习成绩,居然买来硫酸,半夜泼向熟睡的张静。现在,张静脸上、脖子上的伤,经过3次植皮手术,渐渐愈合,但是她心中的伤口却无法愈合。 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断发生,让人不禁警惕起来: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在唇齿相依的共处关系中,仅仅发展自我、善待自己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会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的、积极的自我保护环境,并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渐渐完善和发展自己。然而,这一问题常常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个盲点。 善待他人是自我保护的一个方面 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做学生的这一段经历带有很浓的“自我奋斗”的痕迹。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比较努力勤奋,往往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都是比较“个人”的事情,只要善待这些“个人”的事情,就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仿佛与他人没有关系。其实,在“你不能得第一我才能得第一”这种选拔名额有限的学习竞争环境中,自己已经与他人的关系对立起来,有时他人就是自己出类拔萃的“绊脚石”。而我们的家长一般常常会这样教导孩子:“做好你自己的事,努力学习就行了。”却很少引导孩子组心思考:当自己比较成功、比较优秀的时候,同伴就是相对的失败者,他们会有什么心理感受?自己是否有责任维护他人的心理平衡?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修补同伴的挫折感?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引起同伴的反感、嫉妒,甚至攻击和报复?其实,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是自我保护的一个方面。 曾经有这么一个报道:在某大城市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打工仔不小心踩了一位女士的脚,这位女士很恼火,不但发脾气,还说了乡下人如何如何的冷言恶语。这位打工仔并没有还口,但是长期压抑在内心的被排挤、被蔑视的耻辱感驱使着他,在女士下车后,他悄悄地跟在后面。有一天,他找机会把她一家人都杀了,但是他并没有拿走她家的任何财物。他说,我穷点受得了,但受不了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 在当今崇尚自我奋斗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嫉妒造成的挫折感、心理不平衡,甚至心理异常、心理变态现象时有发生,一件小事就有可能触动长期压抑的敏感神经,一些打击报复的恶性事件就令人不可思议地发生了。因此,得意之人不善于体察失意之人的心理脆弱之处,就很有可能成为别人心理问题的牺牲品。当孩子春风得意的时候,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但是我们很少教育孩子,还要善待他人,被比下去的同伴并非全然不如你,如果这时候孩子盛气凌人,藐视他人,必然遭惹嫉妒那根“刺”,潜伏着被“刺”扎伤的可能性。 我曾经接受过一个小学生的咨询。这个男孩子聪明伶俐,在班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老师让他做班长锻炼管理才能。可是他有很多的苦恼需要倾诉:“我在班里学习最好,但是我不喜欢老师表扬我,不喜欢当班长,不喜欢帮助人。因为我为同学好,他却说我的坏话,老师课上表扬我,有的同学就课下挑我的毛病,我按老师要求管他们,有的人就是不听,弄得我心里很不舒服,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知道怎样团结其他同学。” 好孩子遭遇同伴关系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其中既有孩子之间嫉妒的外因,也有好孩本身不善于处理同伴关系的内因,两者结合起来自然容易使好孩子遭受同伴的心理嫉妒,语言或行为攻击,如果有的同伴有心理异常倾向,还有遭遇打击、报复的潜在危机。出现这些危害程度不同的伤害,都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抹上阴影。可见,当孩子比较得意的时候,让他学会处理同伴关系,既是加强自我保护的一个环节,也是对他未来人生很有意义的一课。 学会识别遭受嫉妒的危险地带 嫉妒因比较而产生,经过比较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有的人暗下决心,奋起直追,积极向上;有的人则心生妒忌,冷嘲热讽甚至打击破坏,呈现消极倾向。及时识别他人的嫉妒心理和行为,是加强自我保护的第一步。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指出了嫉妒者的如下特点:心灵不成熟,将“我”挂在口头上;不承认自己错误;缺乏自信;自卑感强烈…… 根据中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行为特点,嫉妒主要出现在以下情境: ▲两个同学的智力水平和家庭条件相当,并且相处密切,一个同学一旦超过了另一个同学,后者就有可能嫉妒前者。这是因为具有可比性的人才会产生嫉妒,可比性越大,产生嫉妒的可能性也越大。 ▲一个同学原先不如另一个同学,后来超过了他,赢得了老师、父母和同伴的赞扬,前者就有可能遭到后者的嫉妒。 ▲有的同学天资聪明,取得耀眼的成绩,但总是有意无意地炫耀自己,或者常常表现出看不起别人,给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招惹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