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清华大学学工程设计专业、读大三的女儿发短信告诉我,说她由于积极参加该校的“紫荆活动”,个人参加时间累计为全学校第一。看到这个消息,我由衷地从心里感到高兴。老实说,女儿在大学当班长、当系学生会的宣传部长、被选入国家863工程项目组、去年的11月份“托福”考了640分的高分等等,我都没有像今天她获得这个“第一”感到高兴。为什么呀?因为,该校的“紫荆活动”在国内颇为有名,活动是纯属让学生无私奉献的,类似香港的“义工”。内容是课余去北京的郊县乡下搞扶贫支教;校内的“手拉手”、“一助一”活动,校外的“植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以及参加其他校园内外的公益活动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阳光般的女儿能在繁忙的学业之外、主动为社会承担那么多的义务,我觉得这与我们家长多年有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分不开。 一、关注细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谆谆告诫我们:“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从小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且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在生活中,我们教育女儿总是从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起。有一年放暑假,由于天热,一大早,我带读初一的女儿乘公交车去南京博物院,看西藏远道来的“唐卡画展”。看完出来时已是中午,我看天热,就在博物院的门口买了根冰糕给她吃。她一边吃,一边跟着我上了公交车。过了两站路,她才在车上把冰糕吃完。然后,四下一看,只见有的乘客,将吃完冰糕的包装纸随手揉成一团,往窗外一扔,砸在绿化带上;她见状,望着手上还抓着吃的黏糊糊的冰糕包装纸,也想像其他人一样,揉成一团往窗外扔。正在这时,我看见了,我望着她连忙摇了摇头,对她小声说:“你是好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女儿想了想,将包装纸用纸巾包好,拿在了手上,乘了个几站路,下车后找到废物筒,才将它扔进去。 二、引导孩子做有价值的人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不一定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是,他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女儿由于从小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到高中,课堂上45分钟时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各科成绩十分优秀,在校很受老师的喜欢,与同学们相处的也融洽。也正是因为这点,在小学阶段起,任课老师给她安排的同桌,几乎全是顽皮的差生,上课爱做小动作,爱交头接耳,就是不爱听老师讲课。对此,她放学回家以后,常用埋怨的口气对我说:“老师的安排不合理,会影响我的学习,偏心,爸!你能不能找老师说说,别让差生与我同桌?” 我听后心想,这是老师对你的信任,老师想让你分担一些她肩上的担子,目的是为了让全班上好课,再说,你也是班干,维持课堂上良好的纪律,理应承担一些责任;还有,对待同学,你不仅要看见他现在的短处,更要看见他潜在的长处,这样一来,看人的眼光就积极了,这么做,对彼此都有益。 我把我的这些想法,考虑成熟后,心平气和地一一说给她听。她听了,也慢慢觉得是这个理。于是,女儿迅速转变态度,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不开窍”的同桌,并帮助同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一回,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同桌,在家里做作业碰上难题,打来电话问解答的思路,正在复习迎考的女儿听后,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拿起话筒耐心地给同桌一一解答,直到他弄懂为止。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与这位同桌最长的一次通话时间达40分钟。渐渐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个“差生”同桌,在女儿的帮助下进步了,老师见了,自然心里十分高兴。 三、在能力培养中深挖潜力 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到中学、乃至高三都在学校“当官”。平时,学校里组织的无论是校内的活动,还是校外的公益活动,她都带头组织参与,在学校里外跑前跑后,联系同学,安排场地,向主管的老师汇报,筹措资金等等,样样都要跑到位,否则,就要出岔子。多年下来,女儿前前后后为所在学校挣得了不少奖牌。 可是,起初老师让她干时,她心里并不乐意,只不过嘴上不说罢了。时间一长,我就看了出来,她对待老师及学校安排的工作不是敷衍了事,就是消极怠工。一心指望既不得罪老师,又能让自己顺利“下岗”。在她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和她深谈了几次。她说,现在人自私,学生干部不好当,当好了,也没什么好处;当不好,老师和同学都怪我,我赔了时间和精力还两头受气,还不如抓紧时间学习。不是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吗? 听她这么说,我心里有底了。我说,班长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要参加竞选,当好更非易事,因为,众口难调。当几十人的“公仆”,既要有全班意识,又要有全校意识,还要有社会意识,弄不好,是会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发生。这些,都需要当班长的做细致工作,需要与校方协调,需要取得任课老师的支持,需要自我调整。一句话,任何一方的工作没做到位都不行。俗话讲,“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能游刃有余地管理好一个班级,岂不是在为将来胜任重要的岗位做准备吗? 再说,其身正,不令也行。“身正”可是当好班长的重要基础,而对于学生来讲,“身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课的成绩必须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样一来,“官位”对孩子来讲,不仅是压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