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情感——情绪智商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倾向性,即情感产生于高尚动机,并有积极的社会价值;二是深刻性,即情感出自于对客观事物的深刻体验;三是稳定性,即情感状况能够稳定而持久地存在下去;四是效能,即情感能有效地推动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家长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子女的情感: 第一,引导子女多参加实际活动,使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是通过实际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做父母亲的应尽可能多的带领或者鼓励子女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他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生活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如让孩子到郊区帮助菜农采摘瓜菜,使其体验到劳动的光荣;让孩子参加住地治安联防活动,使其体验坏人破坏捣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神圣责任。 但是参加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参加劳动后孩子可能更热爱劳动,也可能从此厌恶劳动。因此,家长还要启发孩子,使他能从活动的成果中得到积极的体验。如让孩子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瓜菜装上了车、运到市场可供市民购买了,他的活动是有价值的,这样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欢乐。 第二,指导子女阅读文学作品,使其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许多实际活动是无法直接参加的,如旧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历史,战场上冲杀拼命的局面。为了使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可以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如给孩子描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情景,激发其产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感体验。 革命先烈夏明翰的母亲陈云风十分重视用文学作品对孩子进行热爱祖国、憎恨敌寇的启蒙教育。夏明翰5岁时她就教他学屈原《橘颂》、《离骚》,7岁时又教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等诗词歌赋,她还给子女讲解《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启发孩子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1912年12岁的夏明翰看到长江中泊满了外国军舰,就写下了“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洋威,国耻恨难消”的诗句,真切地表达了一个立志革命的少年儿童少年爱国仇敌的心情。 第三,帮助子女正确地认识人和事,使其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是在社会性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同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关系密切。如有的儿童少年错误地认为尊敬师长是“拍马溜须”,顶撞大人是“勇敢行动”,因而对前者厌恶,对后者赞赏。对此家长要用生动的事例和正面的道理说服子女,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教育子女是非常严格的,有一次他发现儿子看戏没有买票就严肃地说:“我是县委书记,我的孩子就可以特殊?就可以高人一等?就可以胡作非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如果每个干部的孩子都搞特殊,影剧院不就成了不要钱的干部子女影剧院子?”在他的批评下,孩子有了羞耻感,很快就补交了戏票钱。 第四,家长主动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让自信伴随孩子成长。从道理上讲,家长与其孩子是骨肉之情,家长应当尽心养育子女,子女应该孝敬家长,两人应该亲密无间。但从实际来看,两代人思想上往往不一致,感情上也会闹对立,这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最为突出。在两代人中,家长显然是主宰的一面,家长有责任同孩子搞好关系,使孩子在家中高高兴兴、愉愉快快。家庭的温暖会增进孩子的自信心,会促使孩子奋发有为。 国外专家曾提出过不少与孩子沟通的建议,这里摘录几条:①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你对孩子的好感;②对孩子好的表现要及时赞扬;③承认每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做法;④与孩子的交谈要清楚、具体;⑤不要用夸大的语气指责孩子;⑥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发雷霆;⑦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牢骚…… 第五,家长自己要有积极的情感,并且经常用此感染子女。儿童少年对待事物的态度,常常不是来自于自己认识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家长、教师的态度,来自于他所亲近的、尊敬的成人情感的感染。如果儿童少年周围的成人特别是其父母的情感是高尚的、深刻的、稳定的,那么儿童少年也容易受感染而产生良好的情感;反之,如果家长的情感是冷漠的、忧伤的、不稳定的,也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的情感。 家长必须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在生活中表现出爱憎分明、态度坚决、乐于进取等积极的情感,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即使工作中遇到失败、生活中遇到委屈,也不能怨天尤人,而应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敬爱的邓小平主席在80年代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曾经遇到很大压力,外国记者问他怕不怕,邓小平诙谐地说:“怕什么,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人在顶着呢!”。当然,家长情感的感染不一定立竿见影,通过一两次感染形成的积极热情不一定能持久,家长要用积极的情感反复地、不断地感染子女,方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