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健康的父母 才有心理健康的孩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好父母,好方法——孙云晓23年家教精华:漓江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父母的心理素质,不仅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生物传递的意义,而且具有文化传递的意义。父母的情绪、行为是否符合理性,直接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于是,我们注意孩子的饮食,给孩子增加各种营养,希望孩子少生病,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身体健康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心理健康寓于身体健康之中,又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提高孩子健康的整体水平,必须在重视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注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疾病形成受遗传、环境 (尤其是环境中的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统计数据表明,精神病患者家族中,出现其他家庭成员患有同样的精神病的可能性,比一般没有精神病史的家族比例要高。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很多心理疾病的形成都与孩子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有人研究了神经症、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几种心理疾病,发现这些心理疾病的形成与儿童早期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父母的心理素质,不仅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生物传递的意义,而且具有文化传递的意义。父母的情绪、行为是否符合理性,直接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好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善于反思,不断进取,敢于面对现实,正视困难。可父母也有很多心理问题,如果父母自身不健康哪来健康的家庭教育?

      要对父母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这是教育成功的第一依据。如果我们作为父母真心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身心健康成长,那么,请从现在开始,从您自己开始准备吧!

      反思教育习惯

      著名作家毕淑敏少年时曾是学校合唱队成员。有一次,指导教师训斥她:你唱歌不好听!她受到了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真的唱歌不好听。后来在表演中,指导教师命令她“只能张嘴不能出声”,这一命令使毕淑敏深感自卑和恐惧,从此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敢放声歌唱。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老师总是“习惯性”地批评和训斥孩子,让孩子陷入恐惧与自卑当中,要知道,这样的习惯是多么可怕呀!

      可能仅仅是习惯性的一句话,习惯性的一个表情,习惯性的一个眼神,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不知那位老师是否想象到,毕淑敏直到现在也不敢开口大声唱歌。可见,教师的教育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呀!而我们的许多教育者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一直在告诫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看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少年儿童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习惯自然成为少年儿童教育的根本使命。

      我们不得不重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那句珍贵的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正是知道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才需要不断地教育孩子要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而反观我们自身,我们的习惯养成如何呢?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一些需要改正的习惯?我们身上是不是已经存在了一些需要改变而又很容易忽略的习惯?

      作为教育者,反思教育习惯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担负着一定责任的。可以说,教育习惯是教育观念乃至教师综合素质最持久最顽强的表现,好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成功,坏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失败。广而言之,父母及一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习惯概莫能外。

      毫无疑问,教育习惯是值得反思的,只有反思才能觉醒,只有觉醒才有行动。但是,仅仅反思是不够的,仅仅觉醒甚至一般的行动也是不够的,必须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也许可以说,只有广大教师与父母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才有了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让人放心。

      而现实中的许多状况不禁让我担心,许多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成人,比起孩子,养成的习惯肯定都是好的。这样的“自信”肯定会使许多父母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在没有考虑孩子感受的情况下却自认为很了解孩子,很懂孩子。他们不清楚,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

      父母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养成好的教育习惯,我的教育建议是:

      记录亲子之间发生的事情。父母应该准备一个本子,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父母双方要积极沟通。一般来说,家庭教育并不是父亲或者母亲单独能完成的,这就需要父母双方的密切配合。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双方要先达成一致,否则当父亲或母亲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另一方会横加干涉甚至搞破坏,这肯定会导致教育无效。

      征求孩子的意见。往往父母在决定家庭中的某件事情时,都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一般都是父母说了算,而很少考虑孩子的任何意见。其实父母可以问问孩子,爸爸这样做你认为好吗?妈妈这样决定你同意吗?这其实也表明了你在尊重孩子,同时也给孩子一种印象,自己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我不能任性耍赖,我要尊重父母的意见,这样的感受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