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学生能学到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学校专门为学生提供了解民族文化的平台,茶道、插花、书道、剑道、摔跤、柔道、甚至弓道都作为学校设置的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自主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沿着教学楼明净的走廊,可以看到一幅幅装裱精美、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有的教室里还矗立着一块约三米的黑色“石碑”,从造型到碑文完全是西安碑林的“克隆版”。书法老师说,这块碑是由学校多名爱好书法的学生仿照西安碑林的石刻,按照拓片一刀刀刻上去的,唯一不同的是刻在木头上而非石头上。 社会、长辈是“文明”的榜样 泛着草香的榻榻米、清雅的日式卷帘,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着粉色和服,细细讲述着茶道的由来、礼节和饮用方式,两侧跪坐着穿着整齐校服的日本中学生。手捧着细瓷碗,浓浓的“抹茶”清香扑鼻,传统的日式点心精致细腻。在日本的中学,一节茶道课就这样淡淡地铺陈开来。 日本学生彬彬有礼,见了客人都面带微笑,深深鞠一躬。这个习惯是社会大环境养成的,社会的榜样、长辈的榜样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孩子在吃饭前要双手合十,必须说一声“我开始吃了”才能动筷子,吃完要说“我吃好了”。每次出门前,孩子都要向父母道别说“我走了”,回家后要主动说“我回来了”。在日本这种文明礼仪已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高难度的体育课 前滚翻、后滚翻、头手倒立、侧翻下腰 这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是日本高中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超出了中国学生对体育课上简单的跑跑跳跳的理解。一些日本学生为了取得更的好成绩,在上述动作之外还加上了难度更高的自选动作。先是四人接力赛,然后是110米跨栏、推铅球、跳高,最后是200米冲刺跑。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累得中国学生气喘吁吁,日本学生却显得神闲气定。在110米跨栏中,一名日本学生在跨栏时摔倒,被石子和沙子铺成的跑道擦破了膝盖,可是他并没有停,而是马上爬起来,坚持冲到终点,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让在场的中国学生为之动容。从体育运动中的拼搏到与中国学生联欢时经典的集体舞、合唱,全情投入的日本学生处处体现着他们对这个团体的热爱,观众也会不自觉地被他们专注的神情所感动。 修学旅行 身着整齐的校服,集体出游是日本各大景点的一道风景线。国会议事堂、未来科学馆、东京新干线火车站、处处可见学生的身影。 在日本,这种游山玩水的“修学旅行”已经成为日本中小学校的固定制度,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为此政府还制定了一些相关鼓励措施,在车票、门票等方面对学生实行优惠。 新学年从每年4月初开始,修学旅行一般安排在5~6月,或者是10~11月份。所谓“修学旅行”,就是与历史课或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异地参观考察。近年来,日本一些教育家非常倡导本土文化教育,并且强调这种教育应当以具体的可触及、可体验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名胜古迹成了大多数学校的首选之处,也有的学校将课内教学与环境教学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去富士山看火山地貌、捡垃圾;去二战期间曾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广岛重温历史。 注重通过校外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是日本中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每年的修学旅行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从前期准备中的路线设计、景点考察,到旅行中遇到的问题,完全交由学生自己解决。 修学旅行的目的地随学生的年龄层次有所不同,一般初一、二年级多选择去日本国内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初三年级选择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短期民宿,高中一年级会去广岛、长崎进行和平教育,高二年级会去中国的北京、上海和西安旅行。一本本《修学旅行感想集》记录了日本高中学生从国内到国外,走出课堂了解社会的足迹。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个初一的学生,差不多15斤重的书包自己背,手里还要拿雨伞和便当,而身边同行的父亲只拿一个公文包。”在民宿家庭,访问团中的一位老师看到了让他震撼的一幕。如果有人提出来帮忙,一般会被孩子婉言谢绝,理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大部分日本家庭还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让孩子自己买东西等。 在日本,很多家长非常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家家有车,但是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却很少看见父母开车接送子女。一般日本学生的家距离学校很远,每天都要背着重重的书包,或骑自行车或坐电车、地铁,有的还要步行很长时间辗转才能到学校。每天林荫中的小路和拥挤的火车成了日本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