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女孩拥有美态 让男孩拥有气概

——与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对话少年儿童性别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莫愁:家教与成才版

内容提要:

性别教育的核心,是顺着男孩和女孩的本性教育。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性别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大多数父母都承认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存在差异,就连玩耍的方式也不同——男孩子喜欢汽车、手枪,冲锋陷阵,攻城掠寨,女孩子钟情洋娃娃、小餐具,玩过家家。其实,学者普遍认为,孩子的性别行为特征既是天生的也是后天塑造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呢?最近,就此话题,笔者与胡守钧教授进行了对话。

      笔者:有些父母把女儿当男孩养,把女孩子打扮成“假小子”;喜欢女孩的父母把儿子当女孩养,男孩子被认为是“娘娘腔”。这种所谓女子“男性化”或男孩子“女性化”的现象使现代少年儿童性别教育的问题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

      胡教授:小孩子的性别教育很重要,正确的性别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如果孩子性别角色混乱,譬如女孩“假小子”,男孩“娘娘腔”,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和痛苦。因为,行为模式和性取向有分歧,一般来说,成年后恐怕会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融入自己的性别群体有困难;另一方面是很难被异性接纳,这会给恋爱和婚姻带来问题。性别角色的错位,容易形成性别紊乱,严重说来,还会形成假性取向甚至会导致错误变性,后果不堪设想。当然,也存在少数天生性别取向与生理特征不一致的情况,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坚持两个原则:既要平等,也要承认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差异

      笔者:少年儿童期是“个性的烙印期”,因此,父母作为孩子性别启蒙老师,就显得很重要。那么,父母如何对子女进行性别教育,您有什么建议呢?

      胡教授:性别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社会性别则是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期望、要求和限制。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不只是天生的,还是社会化的产物,性别特点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如何被教养。

      我认为,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男女平等的性别教育。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需要灌输给他们男女平等的思想。我们谈的是现代教育,男孩不比女孩高等,女孩不比男孩低等。而且从小做起,小男孩不能霸道,有特权,对女孩也一样,不因为是女孩要吃亏。

      笔者:正如您所说的,男孩与女孩是有生理和社会的差异的,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平等,是否意味着要给予同样的教育?

      胡教授:这涉及到第二条原则——性别定位的教育。虽然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但他们是有差异的。提倡男女平等是人权的平等,机会平等,而不是两性所有方面的一致。譬如,我认为,不是所有行业都同样适合男性和女性,不是要求男女比例一样,不同的职业有其不同的特点,有的工作如强的体力活男性更合适,有的工作女性更合适,差异不代表不平等。男孩女孩的差异是由其性别本性决定的,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的“道法自然”,我们对男孩要进行男孩的教育,对女孩进行女孩的教育,因为男女在体质、思维、感性行为上都是有自然差异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父母要承认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另一方面,通过性别定位、性别差异、性教育,培养孩子性别意识的觉醒。教育是使孩子的性别差异健康形成。性别教育的核心,是顺着男孩和女孩的本性教育。避免对女孩“假小子”教育、对男孩“娘娘腔”教育的不当倾向。

      笔者:对于性别差异教育,也存在极端的例子。我曾看到一篇报道,成都一对年轻夫妇为了将女儿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女人,以后当优秀全职太太,将应该上小学二年级的8岁女儿留在家中,让她学游泳、艺术体操和钢琴,养成良好的女性气质。

      胡教授:这样做是容易犯错误的。家庭生活只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女性的价值在家庭的体现也只是一部分,对于任何人来说,生命的价值是第一位的,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家庭、配偶上。我曾经把男女的关系比喻为“连理枝”,两棵树并长,女性不应是棵藤,攀附在男性这棵树上,我不提倡攀龙附凤。我建议那女孩的父母不是把女儿培养成“全职太太”而是“称职太太”。

      男孩子要有气概,女孩子要有美态

      笔者:根据您的观点,男孩要有男孩的样,女孩要有女孩的样,那么在您看来,男孩应该是怎么样的,女孩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胡教授:我觉得女性的魅力在于美“态”,包括衣着打扮、举手投足,性格品质,如细腻、温柔、热情、文雅、体贴等等。所以一个孩子五官是否端正,身材是否标准是天生的硬件指标,父母的教育在于培养她具有良好的软性指标,拥有美“态”。男性在于“气”概,这包括冒险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敢于作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远远不是敢于骂人和打架。譬如有的女性,她五官、身材不是最好的,但是很多人觉得她漂亮,其实就是在于她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都体现了美“态”。当然,我所说的,女性的美“态”和男性的“气”概不只是表面的,也是内在的,交往和相处中就可以展现出来。

      其实,性别教育差异,也体现在审美的差异上。女孩很注意别人认为她是否漂亮,男孩很在意别人觉得他是否帅气,女性与男性是否有魅力不是同性说了算,而是由异性说了算。男性和女性都有批判的权利,与男权、女权没有关系。

      笔者:这样说来,培养女孩就要培养她的美“态”,男孩就要培养他的“气”概,但是,女孩就不需要“气”概,男孩就不需要美“态”了吗?或者说,被主流认为“女性化”的品质,如细致、温柔等美好的品质,男孩子就不可以拥有了吗?男孩子就必需是粗线条的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