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长呼唤懂心理的家长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因为家长不懂儿童心理造成的

      孩子能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父母带来希望。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会发生矛盾,甚至产生很严重的冲突。比如,孩子幼小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东西都想摸摸、动动,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试,可是父母的口头禅却是:“别动!小心摔着(碰着、烫着)!”孩子在外面玩,喜欢玩水、玩沙子,喜欢跑跑跳跳,家长怕孩子弄湿、弄脏衣服,怕孩子受伤,偏偏不让孩子玩;孩子长大一点,在学校调皮捣蛋,老师找到家里来了,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训斥;孩子上了中学,开始不服大人的管教,迷恋流行歌曲、追星、穿奇装异服,结交“坏”朋友,对此,做父母的认为孩子不干正事,学坏了,于是打骂孩子,限制孩子外出活动,限制孩子与朋友来往……诸如此类的矛盾,往往是由于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用成人的心理标准来要求孩子所造成的。

      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要使家庭和谐、幸福,家长懂得一些儿童心理的科学知识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也才能反省自身,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

      要当好家长必须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1.正确认识遗传与教育的关系

      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和个人主观努力等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就拿智力来说吧,研究发现,智力50%由遗传决定,剩下的50%由环境决定。遗传决定智力的一个范围,如同人的身高一样。所以,一个儿童如果不具有某种遗传素质,即使后天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这些方面的才能,也不可能得到发展。比如,天生五音不全的孩子,家长非逼着他学音乐,并期待着他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父母自己智商平平,学习不好,却要求孩子要成绩好,考重点,上名牌,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气质类型也与遗传有关。从儿童出生的时候起,就表现出不同的差别。有的婴儿安静些、容易入睡;有的比较活跃,爱哭爱动……长大后,孩子的性格也表现得千差万别,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好奇心特别强,有的则对什么都兴趣淡漠;有的特别敏感细腻、小心谨慎,有的则粗枝大叶,大大咧咧。这本身并没有一定的优劣之分,但是,有些家长刻意将孩子向一个所谓的“理想性格”方向培养,没有考虑到孩子天生的那一部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效果也不一定好,搞不好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难以接纳自己,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影响自信与自尊水平的发展等。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以孩子本身天生的个性为基础,帮助他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不要想把内向的孩子变成外向、大方的孩子,但是帮助他增加一些和别人交往的能力和兴趣,帮助他提高自我表达的愿望和能力等等,然后再附加上原来就有的内秀特点,孩子就能够健康地成长了。

      家长还应该了解,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作用和影响也不完全相等。比如,在身体素质方面、气质方面,遗传的影响就比较大。而在个性、道德、行为习惯方面,遗传的影响就比较小。从年龄阶段来说,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相对比较大,年龄越大,它的影响就小,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就大。

      总之,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正确认识遗传与教育的关系,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发扬遗传素质中的优势,以适当的教育弥补遗传素质中的不足,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2.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任务

      我们所说的了解孩子心理有两个含义:一是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就是年龄特征。二是要了解孩子独有的个性。前者可从书本上学习了解,后者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这样才有助于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

      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任务,概括来说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期心理特点和发展任务

      幼儿期(主要是学龄前阶段)身体快速成长,大脑迅速发育,4岁时脑的大小已与成人十分接近,动作、语言都得到飞速发展,思维具有片面性(指儿童此时的思维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和自我中心性(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和进行思考,认为别人的思考方式应该与自己完全一致,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幼儿阶段的重要心理发展任务是培养亲密依恋。所谓依恋,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依恋行为始于婴儿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最为关键,母亲 (或其他看护者)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或其他看护者)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如果母亲(或其他看护者)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 (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在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少儿期心理特点和发展任务

      少儿阶段(主要是小学阶段),力量和运动技能得到更大发展,逐渐掌握书面语言,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基本克服了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性,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从而增进了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开始重视并建立同伴关系,发展出自我概念与自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