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志的妈妈是个要强的女人,家里外面都特别能干。上大学是她童年的梦,遗憾的是中学毕业时正赶上动乱年代,她没有机会考大学。结婚生孩子后她就把圆大学梦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宏志身上。 童年的宏志聪明伶俐,十分惹人喜爱,妈妈视他为掌上珍宝,生活上的事都为他做,小学快毕业时还要帮他系鞋带。读初中时,每天早晨妈妈给他装书包,每晚给他洗脚……妈妈这样做,一是心疼他,怕他累着;二是怕他做不好;三是想省出时间让他学习。宏志没让妈妈失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妈妈满足了,因为儿子非常有希望考上大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宏志的一些言行也曾令妈妈伤心。他不知道关心人,又特别任性,欲望不能满足时便大发脾气,甚至摔东西,绝食。父母生病时他不但不能关心照顾父母,还要求父母为他做这做那,稍有怠慢便发脾气。尽管如此,只要宏志考回一个优秀的成绩,妈妈一肚子的辛酸立即消失。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省内的一所大学。入学后,他感到明显的不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处不好,尤其是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很紧张。寝室的卫生他一手不伸,别人打扫完他又不注意保持。他有时回来晚了,别的同学睡下了,他依旧不管不顾地弄出很大声响来。他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我中心的习惯早已养成。他认为同学们应该像他妈妈那样围着他转,照顾他。他妈妈回忆说,四年来他从未给父母买过一件礼物,而他每次回家,打开背包总是掏出十几双脏袜子和几件脏衣裤。每隔几周妈妈还要去一趟学校,替他里里外外打扫一番,这时他总是躺在床上心安理得地听着音乐。四年的大学生活他感受最多的是同学们的白眼和冷淡,心情总是不好。他讨厌这些同学,讨厌学校,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四年的大学生活留给他的是不愉快的回忆。毕业后,父母通过关系帮他安排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走上工作岗位后,他的烦恼更多。他的工作能力低下又不肯努力,对自己的约束力也差,部门的领导不愿意要他,同事们也不愿与他共事。他感到压抑,他为之苦恼,但又不能改变自己。后来他生病了,胸痛,胸闷,胃痛,时常腹泻,有时头痛,有时背痛,总之,周身不适。他请病假去医院看病,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但是没查出病,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妈妈陪他走进了心理门诊。经过咨询和测验,他被诊断为“隐匿性抑郁症”。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然而,过度关爱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宏志的例子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受到父母过度关爱的孩子,从父母那里体验了无限的关怀和爱护,似乎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然而,正是这种无忧无虑限制了孩子自身许多能力的开发,导致他们长大后无法适应社会环境。 过度关爱会阻碍孩子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发挥。过度关爱孩子的父母过分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在他们眼里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此,他们养成了包办代替的习惯,亲自动手为孩子做每一件事情,亲自动脑替孩子拿每一个主意。渐渐地,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无论遇到什么事,无论事情怎样小,自己既不动手,也不动脑,而是心安理得地找父母代办。结果,自身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发挥,而越是得不到锻炼,就越是什么都做不好,父母也就越是什么都不放心,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孩子走向社会后,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能力欠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在挫折面前,如果他们不能鼓起勇气补上这一课,便会被强烈的自卑感压倒,导致心理障碍。受到过度关爱的孩子的自卑是潜在的,这种自卑不是来自父母的直接否定,而是随着他们走向社会,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而到处碰壁后萌生的。 过度关爱会培养孩子自我中心的个性。过度关爱孩子的父母总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需要。从父母的态度中,孩子体验到自己是被父母宠爱的,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中心,逐渐地,孩子习惯于这种中心地位,他们把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他们重视自己的需求,忽视他人的利益,只想索取,不知付出,并且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然而,他们不可能永远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当他们走出父母的羽翼,去与别人交往时,习惯性地去寻求被宠爱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感到周围人是那么冷漠,不温暖,自己是那么不被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靠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格,而在父母过度关爱下长大的孩子恰恰形成了难以与别人融洽相处的人格。长久的人际关系不良,必然影响心理健康。